
第61章 时不我待寻破局
东晋朝廷管理商业的官衙,名为度支,类似后世的户部,属尚书六曹,下有行商司市舶司等部门,又设巡查官员,以管理街道上的商铺小贩。
王谧早前在码头行打听过,要在建康行商,就要到所在地区的行商司报备并登记户籍,才能拿到买卖许可。
不过王谧现在的户籍,应还在王氏名下,如今王劭明显是在考验王谧,这几日王谧跑去讨要户籍,略显不妥,所以他这店,一时半会也开不起来。
所以现下王谧能做的,不过是打扫下屋子罢了,他这样做,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不至于每天闲得无所事事,毕竟在建康的生活,之后看起来绝对不会像村中那么清闲了。
那送汤饼的小娘又跑过来探头探脑,好奇道:“郎君,是要开店吗?”
“你要卖什么啊?”
王谧从青柳口中得知,这小娘叫阿萍,便笑道:“还没有想好。”
阿萍瞪大眼睛,“还没想好?”
“郎君难道想卖什么,都能做出来吗?”
王谧笑道:“我可没那么大本事。”
“你有什么好主意?”
阿萍歪着头想了一会,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哎。”
“我等会去问问阿母好了。”
王谧看她老向自己身后张望,还以为她是心中好奇,便道:“想要看看我的院子?”
阿萍欲言又止,王谧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顿时哑然失笑,“你想和她们玩耍是吧?”
阿萍连忙用力点头,王谧笑了起来,把采苓甘棠叫了过来,说道:“你们在附近转转,别跑远。”
阿萍欢呼一声,上来去牵两童子的手,采苓倒是落落大方地伸出手去,甘棠却是退后一步,把手缩回了背后,“我……手脏……”
王谧看了甘棠一眼,却是没有说话,那边邬氏在张罗铺面,抬头却见阿萍跑了出来,连忙赶过来,满脸歉意道:“小女顽皮,这街上又找不到年龄相仿的,唐突郎君了。”
王谧还礼道:“夫人客气,令嫒天真烂漫,她若是想的话,随时都可以过来。”
邬氏观王谧说话间顾盼神飞,不禁脸红了红,低头道谢,她眼见王谧年纪轻轻,家中也多是婢女女童,又是门户大开,想来行事光明,女儿在这边不会有事,便告歉一声,回去做汤饼去了。
阿萍和采苓很快就混熟络了,两人绕着院子里的青桐追逐奔跑起来,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给小院平添了几分童趣。
甘棠却是坐在红泥火炉前,依旧是挥舞蒲扇烧着水,只不过目光一直瞟向两个女童,却丝毫没有加入的意思。
远处映葵悄悄对翠影道:“你有没有发现,甘棠似乎比采苓性格要沉闷啊?”
“先前我想牵着她的手,也被她躲过去了,似乎她只愿意亲近采苓。”
翠影点头赞同,轻声道:“她和采苓都经历了家人被杀害的惨事,有这种反应也不奇怪。”
“不过她倒是和郎君颇为亲近,反不愿意理我们,真是奇怪。”
映葵凑近翠影耳朵,“昨夜风声有些大,这些天都是青柳在陪着郎君,姐姐要努力啊。”
翠影气恼起来,在映葵肩头狠狠捣了一下,“再胡说,就撕烂你的嘴!”
秋寒雨雾,并没有阻止建康城中士子女郎的兴致,门前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其中不乏衣服颜色尊贵,一看就是官员模样的。
彼时建康城中的东晋朝廷,政事相当宽松,因为如今其敌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占据了青州辽东地区的前燕,一个是占据了中原冀州三辅地区的前秦,如今三方的形势,倒有些像前世的三国。
但平心而论,东晋作为第一个偏安南方的正统中原政权,其控制的地区,不是后世那些丢失中原,缩在长江以南的政权所能相比的,因为这在近百年间,东晋从未丢失过江淮地区。
之前的时候,以前秦前燕之强大,都几乎没有越过黄河流域,换言之,两国大都是在黄河以北扩张版图,因为幽州凉州还有不少胡人割据政权,前秦前燕这些年用兵的方向,往北的次数反比往南要少得多。
两国不是不想打东晋,而是力有不逮,东晋将江淮地区的经营,完全交给了手握兵权,以桓温为首的北方士族和流民帅,这些家族子弟身居刺史之位,掌控了一州的军政财权。
这便是与东晋朝廷分庭抗礼的江淮势力,其从巴蜀到荆州豫州,再到徐州兖州,占据了东晋近半版图,也是和前秦前燕对抗的最前线。
在桓温等人的经营下,虽然北伐数次失败,但前秦前燕两国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打下江淮地区,三方就此形成僵持之势,所以如今东晋位子看上去像吴国,国力上反而像是魏国,是三方中最强的那个。
于是东晋朝廷在有江淮缓冲区保护的情况下,只需拉拢士族,得到他们的支持,便可以稳坐江东,收取赋税,过着安逸无忧的日子就行,这种情况下,又有多少朝政大事需要商议?
而且江东土地辽阔,欠缺的是劳力,随着大批北方百姓逃难,江东人口增长,朝廷的税赋也大大增长,很多士族也更加富裕了,
于是这些年来,建康的士族风气越发显得缥缈务虚,无所事事的士族官员要么醉心谈玄,要么寄情山水,一时间文化百花齐放,道教佛教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只有王谧知道,这种看似美好的日子不会持久,北方的前秦正励精图治,虎视眈眈,在接下来十年,其平定了北地大大小小的胡人割据政权后,便要准备对东晋动手了。
虽然从结果上来看,东晋打赢了关键的淝水之战,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之后东晋朝廷不仅没有趁势进取,反而陷入了内讧,司马氏皇族排挤功臣谢家,谢安很快辞官归隐,东晋就此失去了一次绝好的北伐机会。
而刘裕崛起,也已经是淝水之战二十年后的事情了,东晋在数次内乱中彻底分崩离析,被刘宋取代,但刘裕最终也没有成功,华夏进入了近二百年,更为抽象的南北朝时代。
空荡荡的屋子里,王谧坐在柜台后的竹椅上,翘着二郎腿沉思起来,这其中能改变历史的关键契机,在哪一次事件呢?
不过王谧踏入洪流的日子,终于是到来了。
昨日顾骏过来,说王劭明日上午有空,让王谧做好准备,对于相隔数年的父子第一次相见,王谧自然知道其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明天,便是自己在建康踏出第一步的关键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