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我只想安静下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从前车马很慢

翌日。

“您好,今天的报纸。”

门外响起邮递员的声音。

筱原政明推开门,接过订购的刊物,回到室内。

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报纸早已不是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

但筱原政明还是更习惯这种慢一些的传播方式。

将最新一期的《围棋周刊》放到桌上,筱原政明来到厨房给自己倒了一杯早茶。

等再回到桌前,筱原千夏和顾明烛已经完成了洗漱,坐在座位上吃早餐。

两个孩子之间的气氛还是很诡异。

筱原政明叹了口气,决定顺其自然。

翻开报纸。

头版头条是【本因坊】头衔战。

“算算日子,最新一届的【本因坊】战一轮预选赛差不多该出结果了。”

“不知道这一次【本因坊】战有没有棋手能从明策老师手中夺得头衔……”

低声呢喃了两句,筱原政明接着看了下去。

“?!”

“清彦先生通过了一轮吗?”

手指滑动,当看到一张照片时,筱原政明没忍住喊出声来。

“清彦先生是谁?”

顾明烛很少见筱原政明失态,于是没忍住出声询问。

筱原政明的视线在纸张上快速滑动,一边看一边回答道:“本因坊清彦九段,明策老师唯一的子嗣,星凛小姐的父亲。”

“他出道时,被棋界誉为绝世的天才,是最有望继承明策老师衣钵,【本因坊】头衔之人。”

“但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清彦先生和明策老师之间似乎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清彦先生甚至因此‘叛’出了本因坊家,还扬言要和明策老师断绝关系。”

“自那以后,这位天才迅速沉沦下去,再无消息。”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再看到本因坊清彦这个名字会是在【本因坊】头衔战的一轮预选赛上。”

“不知道这一次清彦先生能走多远……会不会有机会和明策老师在顶峰……相见!”

筱原政明眼底光芒闪烁。

本因坊清彦这个名字在顾明烛他们这个时代或许已经不够响亮,但在筱原政明的时代,这个名字意味着数不清的传奇……与故事。

收拾了一下情绪。

筱原政明继续翻动报纸。

涂满字文的纸张割开晨曦,落下影子。

忽地,阴影不再扩大或是缩小,筱原政明的手悬在空中,神情变得有些落寞感伤。

端起手边的茶抿了一口,一声轻叹响起。

“杉内雅平九段和杉内安寿八段在上周去世了。”

“是那两位百岁高龄,依旧在坚持下棋的老师吗?”顾明烛问。

筱原政明轻轻点头。

“这两位老师的故事也是棋界的一段佳话。”

“据说,两人因一场比赛相识,自此互生好感。但当时不像现在这样交通便利,信息发达。”

“想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要赶很久很远的路。”

“那时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方式还是书信吧?传言那次比赛之后,杉内雅平老师坚持每周给安寿老师写一封信,信里会附带自己的一张棋谱。”

“一周后信被寄回,除了常规的寒暄,安寿老师还会发表自己对雅平老师棋局的见解。”

“就这样,两人通过书信交流了三年。”

“终于,又一次信被寄回的时候,薄薄的信笺里除了一张安寿老师自己的棋谱外,什么都没装。”

“雅平老师翻开棋谱,谱上只有三个子,正是最基础的棋形【双飞燕】。”

“就这样两位老师走到了一起,并在棋坛活跃至今,直至上周。”

筱原政明看向窗外。

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世界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只是一味地向前,向前。

顾明烛顺着筱原政明的目光向外望去,不知怎的,想起一句诗来。

无意识地,顾明烛轻声开口。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嗯?”

筱原政明转过身。

却见筱原千夏望着前方,恍惚出神。

少女坐在那儿,漆黑的眸子在晨曦里流露出瑰丽的色彩,眼底光芒流转,似有着万般情绪,不知如何诉说。

“我吃饱了,先出门了。”

见筱原政明的视线扫过。

筱原千夏放下餐具,“腾”地站起身来。

如墨长发将金色的光芒的搅碎,空气中弥漫开淡淡的,混合着橙花与雪松气息的香味。

步伐匆匆。

仅是刹那,少女的身影便消失在了顾明烛和筱原政明眼前。

顾明烛收回视线,看向筱原千夏几乎没怎么动过的早餐,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筱原政明心中有着几分了然,他轻咳了两声,将话题转移。

“明烛君,你看这则新闻。”

把手底的报纸推向顾明烛,筱原政明指着中央的一篇报道。

“全国业余围棋高校联赛东京地区选拔赛,个人赛第一天圆满结束。”

“根据第一天的赛事情况进行分析,各方推测本届最有望出线个人赛,代表东京地区参加全国比赛的选手为新宿区青城高校的小山敏实棋士。”

“小山敏实棋士曾是小林道场……”

报道花了一半的篇幅介绍小山敏实的生平以及他的棋力水平。

而后又花了一半篇幅分析他在十六强晋级赛中对战上届亚军的棋局。

快速略过那些没有什么营养的文字,顾明烛直接看向报道最后附带的棋谱。

“中盘屠龙胜吗?”

轻点餐桌,顾明烛在脑海里飞速复盘眼前的这局棋。

直至第十九手的靠压,他第一次停下。

“靠压?好强硬的一手,但不可否认,气势磅礴。”

略微思索了片刻。

顾明烛在脑海中继续落子。

直至白棋的那步倒尖,他再一次停下。

紧锁眉头,顾明烛指着白棋整局的最后一手,缓缓开口。

“这里不该下这一步,应该先下十一之一的尖,逼迫黑棋在十二之一团住,否则这里就是一个双活的棋型,黑棋是无法接受的。这样先手消掉扳粘的净杀手段后,白棋再回到角上行棋。”

“就是一个角上打劫的棋,虽然白棋缓一气,整个劫争对他极为不利,但至少还能下。”

筱原政明看着棋谱,按照顾明烛的思路往后推演了几步。

确实,按照顾明烛的走法,虽然最后局部依旧不利于白棋,但还有一线生机。

角上的黑棋与白棋外部的大龙相互纠缠,最终决定鹿死谁手的便是角部的劫。

“但,棋才刚刚开局,白棋又缓一气,双方都没什么劫材的情况下,这里黑棋可以万劫不应,最终还是不行。”

“这局棋下到这儿,白棋已经回天乏术了。”

轻轻摩挲着纸张上的棋谱,淡淡的墨香在指尖晕开。

移开视线。

看向另一张相片中眉宇昂扬的青年,顾明烛胸中掠过一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