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临危受命,守土安边
天宝七载戊子仲秋,嗣业破蕃军于勃律道,边尘暂息。
然胡天云诡,吐蕃复聚狼山之众,阴结大食之盟。
斥候夤夜飞报蕃帐联营三十里,驼马充塞金山麓。
嗣业抚刀誓众,遂令掘堑三重,置床弩于箭楼,布蒺藜于隘口。
值寒露节气,士卒磨刀之声与雁唳相和。
天宝是年十月,陇右飞骑夜叩营门。
嗣业登堞观之,见玄甲映月若星河垂地,旌旗连霄似云阵蔽空。
验虎符、核鱼书,方知河西节度使王忠嗣遣精兵三千来援。
两军会师,夜演“九宫连环阵“,陌刀与马槊交辉,杀气直冲参宿。
戊子十月望日,子时月蚀,蕃军遣死士夜斫营。
嗣业令偃旗息鼓,开西北辕门诱敌。
待敌深入,忽举火鼓噪。
陌刀手列“天地人“三才阵,前排斩马蹄,中列劈铁甲,后排掷飞斧。
丑时阴风骤起,嗣业亲率百骑出侧门,陌刀旋如银轮,连破七帐。
蕃将弃金狼头纛遁走,遗尸塞断流沙河。黎明计斩首八百,获战马千匹。
赞曰:天宝年间剑气横,昭武校尉镇边庭。
陌刀劈落吐蕃月,铁甲震碎大食星。
三更演阵霜凝刃,九死报国血染缨。
若问安西谁柱石?天山雪映李字旌!
(注:文中“大食“即阿拉伯帝国,《旧唐书》载:“吐蕃与大食共立阿了达为拔汗那王“,可见其盟)
大唐天宝年间,四海初宁,然边患未弭。
安西之境,吐蕃屡犯,烽火时起。
李嗣业,以勇略闻于军伍,率部御敌,屡立奇功。
尝破吐蕃,边境暂安。
然嗣业深知,此乃风平浪静之前兆,吐蕃狼子野心,岂肯罢休,必伺机再犯。
归营未歇,即聚士卒,论此战之得失。
问曰:“此战之行,何处为善,何处当改?”
有卒踊跃而言:“李先锋,我等陌刀方阵,威不可当,吐蕃贼寇,莫能近身!”
嗣业颔首称是:“陌刀之阵,诚为我军利器,然亦不可懈怠。如追击之际,队伍稍乱,易为敌乘。”
又一卒愧然曰:“先锋所言极是,我等追击过急,致有疏失。”
嗣业慰之曰:“胜败兵家常事,吃一堑长一智,我等不断精进,必能愈强。”
言未毕,斥候急至,报曰:“李先锋,吐蕃军队,动向异常!”
嗣业闻之,立起,曰:“速往观之!”乃率亲信,登瞭望之塔,极目远眺。
见远方尘土大起,吐蕃军正集结兵力,其势汹汹,规模倍于前番。
嗣业色凝重而言:“吐蕃此番卷土重来,来势不善。”
旁卒急问:“李先锋,我等当如何?”
嗣业速令:“即刻报于将军,同时加固营地,严阵以待。”士卒受命,奔走忙碌,或修营寨,或备粮草,一时营中,热火朝天。
未几,将军令至:“坚守阵地,静候援军,不可妄动。”嗣业领命,益密筹防御。
使士卒每隔数丈,设拒马之桩;于营寨周遭,掘深壕之沟;又遣专人,司瞭望警戒之事。
巡视营中,鼓舞士气曰:“弟兄们,吐蕃此番来者不善,我等务必坚守!”
众皆高呼:“为大唐,死战不退!”声震四野,气冲霄汉。
数日过去,吐蕃军虽陈兵于外,却未进攻,似有所谋。
有卒疑惑而问:“李先锋,吐蕃人为何还不进攻?”
嗣业凝视敌营,目光深邃,曰:“彼方在等,或待援军,或谋奸计。”
正此时,又有斥候来报:“李先锋,后方现一小股军队,身份不明,正朝我营而来。”
嗣业心忧,暗忖:“莫非是吐蕃援军?抑或另有他人?”
遂急召诸将,共商对策,曰:“无论来者何人,我等不可坐以待毙。加强防御,准备战斗!”
有将提议:“李先锋,可否分兵探查?”
嗣业决然否之:“今我兵力有限,不可轻易分兵。先守营地,待查明对方身份再说。”
俄而,那支军队渐近,至营前不远处停下。
嗣业立营寨前,手持陌刀,严阵以待,喝问:“来者何人?速报上名来!”
对方阵营中,一将领出,高声应道:“我等乃大唐友军,奉将军之命,前来支援!”
嗣业心中一喜,然仍警惕:“可有凭证?”将领取书信一封,遣人送来。
嗣业细阅,确认无误,方松一口气,曰:“原来是友军,误会了,快请进!”遂命人打开营门。
友军将领入营,与嗣业相见,曰:“李先锋,我等奉将军之命,特来助你一臂之力。”
嗣业执其手,感激而言:“太好了,有君等相助,我等必能击退吐蕃!”得友军之援,嗣业底气愈足,重新部署,安置友军于要害之处,共御吐蕃。
复鼓舞士气曰:“弟兄们,今有友军相助,我军实力大增。
吐蕃若敢来犯,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众皆呐喊:“杀退吐蕃,保卫大唐!”声彻云霄,信心满满。
彼时,吐蕃军营之内,灯火摇曳。
吐蕃将领高坐帐中,神色张狂,曰:“大唐守军,不过如此,前番不过一时失利,此番定能踏平他们!”
众军官皆附和:“将军英明,定能凯旋而归!”
将领大手一挥,下令:“明日一早,全军出击,给我狠狠打!”眼中尽是贪婪与野心。
而在李嗣业营地,士兵们严阵以待。
嗣业大声呼喝:“弟兄们,吐蕃人明日必来,都给我打起精神!”
众齐声应:“是!”
嗣业又对友军将领道:“友军兄弟,此番还要并肩作战!”
友军将领坚定回应:“李先锋放心,定与你们共进退!”
夜色渐深,万籁俱寂。
忽闻远处有细微声响,瞭望士兵警觉,急报:“有动静,可能是吐蕃先锋部队!”
嗣业速登瞭望塔,定睛观之,曰:“果然是吐蕃人,准备迎敌!”
吐蕃先锋部队,骑着快马,手持利刃,迅速逼近。
先锋将领一声怒吼:“杀!”冲向李嗣业营地。
嗣业果断下令:“放箭!”刹那间,箭如雨下,吐蕃先锋纷纷中箭落马。
先锋将领见状,怒不可遏,吼道:“可恶,给我冲!”吐蕃士兵冒箭雨,继续冲锋。
嗣业又呼:“陌刀手准备!”陌刀手整齐排列,待敌靠近,齐声呐喊,挥舞巨刀。
一时间,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有吐蕃军官惊恐报:“将军,唐军陌刀方阵太厉害了!”
先锋将领急令:“给我绕过去,攻击他们侧翼!”吐蕃士兵遂转向,朝营地侧翼冲去。
嗣业见状,急呼:“友军兄弟,挡住他们!”友军迅速组成防线,阻挡吐蕃士兵。
友军将领高呼:“休想突破我们的防线!”双方展开激烈拼杀,喊杀声震耳欲聋。
吐蕃军官又报:“将军,我军伤亡惨重,如何是好?”
先锋将领无奈下令:“撤,先退回去!”
吐蕃先锋部队开始撤退,嗣业却未下令追击,曰:“让他们回去,必有后招。”
有士兵疑惑问:“李先锋,为何不追?”
嗣业解释:“穷寇莫追,以防中了埋伏。”
吐蕃军营中,先锋将领狼狈回帐。
吐蕃将领大怒,骂道:“废物,这点事都办不好!”
先锋将领忙解释:“将军息怒,唐军太过厉害,尤其是那陌刀方阵。”
将领咬牙切齿道:“哼,我自有办法。明日全军出击,我就不信攻不破他们的营地!”
李嗣业营地中,士兵们也在总结战斗。
有将领道:“李先锋,吐蕃人肯定还会再来。”
嗣业答:“没错,他们不会善罢甘休。我等要加强防御,准备迎接他们的总攻。”众将领皆领命。
是夜,李嗣业难以入眠,于营中踱步,思索对策,暗自下定决心:“明日之战,定要谨慎应对,绝不能让吐蕃人得逞。”
而吐蕃军营,同样紧张准备,士兵们整装待发,只等黎明总攻。
一场残酷大战,一触即发。
赞辞:伟哉嗣业,勇冠三军。
临危受命,守土安边。
陌刀挥舞,敌寇胆寒。
以智以勇,屡破凶顽。
大唐之干城,将士之典范。
保境安民,青史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