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青云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待选伴读

原来这晴雯自幼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姑舅哥哥,名叫做吴贵,赖大见晴雯虽在贾母跟前千伶百俐,但也没忘记自己的姑舅哥哥。

于是赖大便也把晴雯姑舅哥哥买了进来,发配在厨房里做个厨子。

晴雯将残水泼尽,上前问小丫头,道:“他又有什么事情找我?”

那小丫头道:“吴贵说他最近手头紧,不知晴雯姐姐有没有二两银子暂时借给他。”

晴雯啐道:“他上回借去的五两银子还没还,这会子还有脸跟我讨要。”

那吴贵似乎早就预料到晴雯会说这话,于是小丫头传话道:“他说下次就一并还给姐姐,如今他连饭都要吃不起了。”

晴雯冷笑道:“他在厨房里,还怕没饭吃?”

虽然晴雯嘴上跟刀子似的,但最后还是从屋子里拿出二两银子给小丫头。

晴雯本就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而这姑舅哥哥又是她在世的唯一的亲戚,晴雯自然是会他给银子。

这些年来晴雯在贾母处跟前收到不少赏赐,而且她又处于深宅大院里,花不了几个钱。

因此晴雯还是能攒下来不少钱。

晴雯送完银子回来,又瞧见贾琮正在读书,悄悄对枕月道:“琮三爷这几日读书越发刻苦了,从外面回来后就一直在温习功课。”

枕月笑道:“晴雯姑娘有所不知,琮三爷之前练字时足足练了一整天,这点读书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

晴雯听了,吓得咋了咋舌,她对贾琮的印象又好了一些。至少她的主子是个努力学习的。

晴雯也听说贾母最宠爱的贾宝玉是最厌恶读书的。

虽然宝玉身边的丫鬟也是个不错的地处,但晴雯也知道宝玉身边足足有十几个丫鬟,自己去了未必能在跟前侍候。

晴雯道:“琮三爷如此刻苦,我也不能给他拖后腿。”

说罢,晴雯便回屋子拿起护膝绣起来,因这贾琮回来后,提过一嘴说日后可能要练骑射,且几个月后科举下场,护膝保暖是最合适不过的东西。

从礼和亲王府回来后,贾琮才知道勋贵子弟学习骑射的重要性,只怕那礼和亲王把自己当成了那种病弱书生。

于是他让陈福去告知肖良自己想练习骑射的想法。

陈福很快就把肖良的话带回来,说琮哥儿有心练骑射是好的,如今功夫火候未到,琮哥儿不必心急。

当然肖良也并非打击贾琮的信心,说这几日若贾琮有空闲,可以去挑一挑合适的小马驹,等到时候练习骑射时也不至于匆匆忙忙。

贾琮虽不是习武之人,却也深知一匹良驹的重要性,历史上比如关羽与赤兔马、项羽与乌骓等都证实一匹好马的重要性。

现在的贾琮也不缺银子,于是就让肖良这几日到市场上去挑选马驹,有找到合适的马驹再来汇报。

接下来的日子,贾琮几乎就在读书习武之中度过。

读书和习武功夫日日增长,别说是贾琮自己,就连旁人都察觉到贾琮有了很大的变化。

除了身体因习武变得结实,而读书也充实了贾琮的脑袋,贾琮不再像之前那样唯唯诺诺。

贾琮原本以为自己的日子可以如此平淡地过下去,但他还是想多了。

过了初冬节气,新帝下旨,各王孙公子都要到礼部待选皇子伴读。

尤其是四王八公都要做出表率,将自家的到了年龄的男孩子送至礼部,报名待选皇子伴读。

身为荣国公之后的贾府自然也在其中。

虽然新帝不喜贾府,但背后的太上皇可不会允许新帝故意跳过贾府,毕竟荣国公和宁国公的影响力还是在的。

眼下贾府里众人都在思考将谁的伴读名额送到礼部,又有哪个人会被选上。

贾母对这事情热情并不大,她知道贾府不过只是走个流程罢了,即使有哪个皇子看上府里的,新帝也不会让贾府的人选上。

倒是王夫人内心激动非常,有贾元春入宫在先,王夫人平日里就享受到不少好处。

如今若她的宝玉有机会成哪一个皇子的伴读,王夫人的日子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贾政也觉得这是个极好的机会。

贾琮对这皇子伴读的兴趣并不大,虽然这有可能会极大地缩短自己的科举路程,但对贾琮来说这是个高风险高收益的选择。

他倒不如老老实实地准备科举之路,脚踏实地走上去。

历史上皇子的伴读向来并不全是好下场。

有房玄龄身为李世民的伴读,最后位极人臣,位列凌烟阁,名垂青史且得善终。

也有徐阶身为嘉靖伴读,后官至首辅,扳倒严嵩后权倾一时,虽晚年遭受弹劾却得善终。

但更多的是像晁错、谢灵运、黄子澄等等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轻则全族流放,重则全族灭门,清算九族。

贾琮能想到的,贾政并非也想不到,只是贾政认为如今正处于盛世,上头有新帝和太上皇压着,这种权力斗争并掀不起多少风浪来。

贾政到底还是过于迂腐,倒是贾赦也明白这皇子伴读就是个坑。

而且贾赦知道宁国府的贾敬正是在这个坑里狠狠摔了个跟头。

贾政打算把府上到年龄的三个孩子的名单都送去礼部,分别为贾琮、贾宝玉和贾环。

贾兰年龄太小,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自然不能去成为皇子伴读。

王夫人听见贾政要把贾琮的名单送去,内心只觉得不满。

王夫人自然认为自己的凤凰蛋是极好的,但最近贾琮的名声也不是没听说过。

若哪个皇子真的因为贾琮的诗才名声选了去,那么她的宝玉大概率可就没机会了。

虽然皇子伴读也不是不存在同时入选同府同姓人的可能,但这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本来皇子伴读的名额就不多,他们一个贾府若都占了两个,不知道外头会是怎么想的。

贾政知道王夫人想法后,只说她妇人之见,道:“我让琮哥儿去是为了提高咱们府入选的可能性,若我放着琮哥儿不去,外头更会说我们嫡庶有别。”

王夫人听了,只得作罢。她只能跪到佛像前,日夜念经,保佑被选上的是宝玉,而不是贾琮。

对这次皇子伴读的待选,不仅王夫人放在心上,王夫人背后的王家更是比王夫人更重视这次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