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开新时代:AR/VR智慧工程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初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科技成果转化遭遇瓶颈,科研产业化发展需要新形态

1.3.1 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和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包括各类成果的应用,如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加强、效率的增加等。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仅仅指技术成果的转化,即将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门,使新产品增加、工艺改进、效益提高,最终使经济得到发展。通常所说的科技成果转化大多指这种类型的转化,所讲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就是指技术成果的应用数占技术成果总数的比重。

经济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落脚点。只有把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地进行应用,才能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优模式。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1.3.2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十六条规定: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①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②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

③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

④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⑤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⑥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1.3.3 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与机遇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这恰恰是造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典型的就是,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前沿,企业在当下无法使用;国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很多技术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又不愿意解决。

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来自高校和企业两方面。

高校方面有如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1)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和市场脱节

以市场为导向的科学研究要求围绕用户的需求来进行,现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理论研究较多,实际操作性和市场可行性很少能得到验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应用性科技成果往往也并非基于商业价值而来的,加上以市场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时间周期长、成熟度要求比实验室高,高校的科研成果较难转化。

(2)高校和科研院所经费和精力的投入不足

很多科学研究项目是为了一个初步的结果而订立的,完成初期实验后,国家、院校很少有多余的资金来支持老师的进一步研究,这往往会导致项目的夭折和中止。学校也不能进一步提供可试行的场所,老师也有其他项目和教学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继续进行科学研究。

(3)市场推广效果不显著

高校和科研院所老师虽然对自身产品非常熟悉,但是在推广产品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无法做到科学研究成果的及时发布。依靠政府的推动远不如企业通过自身网站、交流会等发布成熟的技术成果效果好。

企业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商业保密

企业出于某些因素,如保护自身产品和防止恶性市场竞争等,在和高校合作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有意识地规避隐瞒某些研发机密,可能会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老师无法正确了解和评价企业技术难题的关键,不利于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

(2)企业对于新科研成果、新技术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不是很高,而且各个企业内部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领导对科研成果、新技术的重视程度都不尽相同,这对于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产品的研发中都不利。而在国外,企业的研发占比远远高于我国。

高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存在如下问题。

(1)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

在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初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双方对对方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企业不一定能准确描述技术难题的关键点,高校不一定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困境,如果双方过于谨慎,就会造成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2)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进展缓慢

双方在进行初步的合作后,企业急于解决自身技术难题,希望高校或科研院所尽快集中攻克核心难题,而高校老师立项的流程非常烦琐,包括项目开题、前期申报、市场调研等。企业在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时希望尽快解决自身技术难题,但是高校的科学研究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企业并不一定了解这一点,这也会导致合作进程缓慢。

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措施,强调要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通过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转移科技成果。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和机制,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外,不需要审批或者备案。

对在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要从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总额中拿出不低于50%的比例,对其给予奖励。对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能否获得奖励做了规定,明确了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获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形式。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征得单位同意,可以兼职到企业等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或者离岗创业,在原则上不超过3年保留人事关系,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2018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激励,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经济竞争力,促进民生改善。会议决定,在落实好科技人员股权奖励递延纳税优惠政策的同时,对因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现金奖励给予税收优惠。具体是:对依法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科技人员,通过科研与技术开发所创造的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生物医药新品种等职务创新成果,采取转让、许可方式进行成果转化的,在相关单位取得转化收入后三年内发放的现金奖励,减半计入科技人员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减轻税收负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速。

当前来看,校企合作,采用定制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可以切实解决和改变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问题。清华大学与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近10年,多项技术难题被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并累计创造了1.36亿元的产值,企业充分享受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释放的红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应用化,是新常态下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在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沟通渠道时,使用VR、AR技术来宣传和介绍科研成果的各个方面,能让企业更加了解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场景等,以最有效的方式连接供方和需方以及投资方,展示科技成果的方方面面。

虽然现在利用VR、AR技术来宣传科技成果并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流,但VR、AR技术已经在其他产业显现十分出色的宣传效果。

VR、AR技术的宣传效果远超传统2D宣传效果。VR因其特有的沉浸感,能以传统广告营销达不到的较强的互动性将内容推向信息接收端,这是它们对比传统广告营销所具有的独特魅力。VR、AR技术在宣传和介绍方面不仅拥有逼真的体验,其接近游戏的较强的交互性也会让用户觉得十分有趣且乐于接受,这就改变了传统营销广告让人厌恶的强侵入性和广告本身枯燥无聊的情况。

美房云客通过利用VR技术,让用户获得最佳的看房体验,从而提高房屋的成交量。美房云客提供了样板间的VR体验,样板房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消费者希望在小区中选到自己最满意的一套房子,还可以通过VR样板间查看不同的户型和楼层、楼间距多少、有没有遮障,这些都是VR技术可以实现的。美房云客还希望VR技术能为购房者展现城市规划、景区规划、城市空间等场景。卖房的时候,经常有看房团批量看房,一对一的讲解效率太低,他们设计了大屏互动和一对多的讲解。美房云客开发的VR产品解决了目前很多养老项目的异地养老问题,地产商不用再等房子建好时才把老年人一车一车地拉过去看房,在房子没有建好的时候就可以在异地进行推广,VR产品已经可以满足老年人身临其境看房的需求了。

在房地产行业,营销模式从以前利用效果图到利用动画,再慢慢进入“互联网+VR+房地产”,极大地提高了房地产的营销效果。相信VR、AR技术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方面一定也能取得非常出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