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综影之开局满级龙象般若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贾赦请缨,勋贵商议!

众臣领命,正要退下,贾赦越众而出,高声道:“陛下,微臣愿请命前往前线,统率援军,与敌军决一死战!”

皇帝定睛一看,心中想到,贾赦今日与英国公一战,已经说明贾赦拥有大宗师战力,且九边多有宁荣二公旧部,应该对战事有利。

皇帝思索片刻,说道:“恩侯忠勇可嘉,朕准你前往。但切不可轻敌冒进,一切以大局为重。”

贾赦躬身谢恩:“微臣定不辜负陛下厚望!

与此同时,在辽东镇。守将王猛望着远处如黑云般压来的女真大军,面色凝重。城墙上的士兵们严阵以待,紧握手中的兵器,尽管心中紧张,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传令下去,加强城防,准备好滚木礌石、箭矢。”王猛大声下令。

旁边副将问道:“将军,敌军势大,我们能守得住吗?”

王猛目光如炬,说道:“我们身后就是家国百姓,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辽东镇!况且陛下定会派来援军,我们只需坚守到援军抵达!”

而在大同镇,蒙古大军的攻势已然展开。震天的喊杀声中,蒙古骑兵如潮水般涌向城墙,城头上的乾军奋力抵抗,箭矢如雨般射向敌军,一时间,鲜血飞溅,尸横遍野。

随着各重镇战事的打响,一场关乎明朝命运的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天下局势也因此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一场关乎大乾命运的战争筹备工作,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退朝之后,五军都督府与兵部、户部商议出兵支援之事,各勋贵也回家准备派遣家中子弟参军戍边之事。

此时五军都督府内气氛凝重。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与兵部官员、户部尚书夏原吉围坐一堂,就出兵支援边关之事展开商议。

五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同知成国公朱雄率先开口:“如今边关战事紧急,十二团营虽精锐,但面对蒙古与女真百万大军,兵力仍显不足。募兵之事刻不容缓,只是如何在不影响民生的前提下,快速征集到足够的兵员,还需细细斟酌。”

于谦皱着眉头说道:“我等可在各地设立募兵点,张贴告示,详细说明入伍条件、军饷待遇以及优抚政策。着重强调此次出征乃保家卫国之举,激发百姓的爱国热情。另外,对于那些有习武基础的民间团练,可进行收编整合,使其成为正规军的一部分。”

夏原吉微微点头,却又面露难色:“募兵之事需大量银两支撑,从军饷到兵器装备,无一不需要钱财。如今国库紧张,就算我已争取到半月时间筹备粮草,后续的军费开支仍是个大问题。”

这时,前军都督佥事延安侯唐胜宗沉思片刻后说道:“或许可向各勋贵筹集一些银两。他们平日里受朝廷厚恩,如今国家有难,理当伸出援手。而且他们家中子弟参军戍边,也算是对国家的一种贡献,筹集军费之事,他们应不会推脱。”

而贾赦一众开国勋贵退朝之后,一起前往贾府商议出征支援边关之事。

贾赦、牛继宗、冯唐等一众开国勋贵,神色凝重地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市,径直朝着贾府而来。平日里威风凛凛的他们,此刻却被边关战事压得步履沉重。

一进贾府,下人赶忙迎上来,递上温热的毛巾。贾赦抬手挥退众人,将一众勋贵引至贾府正堂荣禧堂中。堂中烛火摇曳,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诸位,此番边关告急,蒙古女真百万大军压境,咱们大明危在旦夕啊!”贾赦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中满是焦虑。

镇国公世袭一等伯牛继宗皱着眉头,双手背在身后踱步:“不错,陛下限期募兵筹备粮草,可如今国库空虚,人手也短缺,这仗可不好打。”

治国公世袭三等威远将军马尚一拳砸在桌上,“砰”的一声,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怕什么!我等先辈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什么硬仗没见过?此番定不能让这些蛮夷得逞!”

贾赦微微点头,“我等的爵位传至现在都已不复先祖荣光,这次大战对我们开国勋贵也是一场机会,已降至勋爵可以凭此机会晋升贵爵,贵爵也可再升一等。一切全凭各位共同戮力同心,建功立业。”

忠靖侯史鼎微微点头,又面露难色:“话虽如此,可出兵支援,银子从哪儿来?。”

这时,一直沉默的齐国公世袭三等威镇将军陈瑞文开口:“依我看,咱们可以把之前借的国库的银子还给陛下,之前国库尚可我们勋贵借的银子还有理由不还,如今战事吃紧,国库空虚倘若不还,陛下未必不会记恨我们。”

保龄侯史鼐连忙急切道,“不可啊,诸位可能家中还有不少银两,足够还国库欠银,可我史家家中空虚无比,根本还不起国库欠银。”

贾赦这时说“史兄可以先尽量还一部分,剩下的向陛下言明,分期限还款。对陛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贾赦接着说:“还有,我贾府虽不比当年,可人脉还算广。我这就安排人,去各地商号走动走动,看看能不能以合适的价格购置些兵器、粮草。”

理国公世袭一等子柳芳补充道:“军中将领也至关重要。我家中有几个子弟,自幼习武,弓马娴熟,可举荐给朝廷。”

修国公世袭一凳子侯孝康哈哈一笑:“我那儿也有几个好苗子,早就盼着上战场建功立业了!”

商议间,下人来报,说户部尚书夏原吉派人送来了前线粮草需求的明细和募兵的初步规划。众人接过仔细查看,又根据各自掌握的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堂外已是华灯初上。但这群勋贵们浑然不觉,仍在热烈地讨论着出兵支援的每一个细节,从行军路线的规划,到与当地官府的协调,事无巨细。

待一切商议妥当,众人起身准备告辞。贾赦站在府门口,拱手道:“诸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等受朝廷厚恩。此番携手,定要保我大乾江山!”

众人齐声应和,眼神中满是坚定。随后,他们各自登上马车,消失在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