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截至2018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9.58%。城镇化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城镇生产方式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城镇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大多数国民的主流生活体验,提升城镇治理水平也逐渐成为公共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命题。与发达地区相比,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比如云南边境县域平均城镇化率仅有36.6%。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因戍守驻屯贸易交通等需要形成的边境城镇及其体系,在边疆区域发展与治理历史中一直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刚刚超过35%的城镇化率水平,意味着中国西南边疆城镇化正进入加速阶段。因此,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西南边疆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城镇及城镇化治理也逐渐成为中国西南边疆治理的关键命题之一。
“大国边城”是讨论西南边疆城镇化议题的基本语境和价值取向。从空间结构上看,当代西南边疆置于国土空间中而被定位,西南边疆城镇亦置于全国城镇体系中而被定位。从功能结构上看,作为边疆治理的一个关键命题,西南边疆城镇化的发展与调控,也必须放到国家治理的整体框架中进行考察。兴边富民、沿边开发开放、稳边戍边等重要工程都蕴含着明确的国家立场。本书希望从国家立场出发,梳理西南边疆城镇化的功能指向,对其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做分析和探讨。
国家视阈下西南边疆城镇化应发挥经济发展、对外开放、边疆安全等三个方面的核心功能。经济发展方面,西南边疆城镇化建设应当成为我国西南边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边疆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逐渐成为边疆区域最活跃的经济中心,其发展壮大也应当成为拉动边疆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外开放方面,西南边疆城镇化建设应当为我国向西开放构建重要支点。在推动向西开放的过程中,边疆城镇应当成为不同层级区域的对外辐射中心。边疆安全方面,西南边疆城镇化建设应当成为提升我国西南地区边疆治理能力、保障边疆安全的核心政策工具。边疆城镇化建设应发挥节点优势,推动边疆治理由被动防御的屯垦戍边模式向主动辐射的筑城稳边、筑城富边模式转型。整体上看,西南边疆城镇化功能实现的关键又在于协同,在于针对边疆中心城市、边境地级城市、边境县级城镇等各个城镇层级,有效促进发展、开放、安全三大功能的相互支撑和协同实现。
本书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思路、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第二章梳理西南地区城镇化的各个功能指向及其相互关系。第三、四、五、六章从中心城市、边境地级城镇、边境县级城镇和特色城镇等多个层次对西南地区城镇化进行考察。第七章梳理西南各省份城镇化规划愿景并做展望。本书的撰写和出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机理、调控机制及其功能实现研究”(项目号71963033)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接产业转移条件下滇中城市群发展机理与调控机制研究”(项目号71563062)的资助。在书稿撰写过程中,笔者指导的研究生王琨琦、李淑思、张鹭梅做了大量工作。研究生夏强强、刘健、贾智丞也参与了部分内容的撰写工作。出版社的编辑、校对、排版同志为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作者文责自负。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谭立力
2019年夏于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