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成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江湖夜雨

次日。

徐辞同赵承平的车队一起离开甘泉镇。

又同行了数十里路后,才在一处岔道口分开。

之后徐辞再次单骑北上。

……

独行亦有好处和乐趣。

譬如想停可以随时停下来。

这日,徐辞此刻身处某座山脚下,眼前有一条绕山而行的小溪。

溪水是从山泉中流出的,干净而清凉。

他蹲下身子,静静地看着在溪中游动的小鱼儿们。

看了片刻后,轻轻吹了一口气,便将鱼儿惊走。

接着徐辞坐在了地上,脱掉鞋袜,再将裤管卷至膝盖处,双脚就直接伸进了溪水中。

“嘶~”

水面处还有些温热,但下方却甚是凉爽。

小溪不深,尚未没到他的膝盖。

溪底有许多石子,并不扎脚。

徐辞将身上道袍脱下,放在一旁,然后径直倒在了身后的草丛。

午后的阳光猛烈,但他身边有颗不知名的小树遮荫。

头枕着双手,耳边有风声水声鸟儿叫声,以及不远处的枣红马吃草的声音。

恍惚间,不知身处何方天地。

……

夏日天气转变极快。

前一刻还是艳阳高照,顷刻间便阴云密布。

徐辞在一番小憩后,刚准备上路,便见到黑云衔着猛雨,喷洒而下。

眼看雨势滂沱,他乘马进山,希望能找棵大点的树躲下风雨。

只是大树没找到,却意外碰到了一间破旧的神庙。

徐辞连忙牵马进到庙中。

这雨...也忒大了些。

他站在庙门口,甩了甩袖子上的水。

檐前雨泄如瀑。

透过这道雨帘望去,远处的天地如墨染,在无数的雨线中,显得有些模糊。

抬头看向悬挂牌匾的地方。

雨...庙。

除了首尾二字,中间的三个字已经看不清了。

再望向庙里的神台,空无一物。

徐辞摇了摇头。

本来还想说声“打扰了”的。

这是间小庙,废弃极久,但好在尚能遮风挡雨。

是以庙中还有不少前人留下的痕迹。

徐辞左右看了看,寻了一处干净点的地方,拂袖扫清尘埃,盘坐了下去。

没法赶路,便只能清修。

他现在九霄风雷诀已然小成。

按理说,作为主要的御敌之法,该在路上将其修炼至大成的。

只是此法源自吕南州,而其又是玄应真人的弟子。

万一九霄风雷诀跟玄应真人有什么关联,自己在京城公然施展怕是会惹祸上身。

因此便有些鸡肋。

念及此,徐辞决定转而修炼匿形法,

...

时间已至黄昏。

暴雨仍未停歇,更兼有雷霆阵阵。

轰鸣声中,庙中愈发显得安静。

徐辞已经结束修炼。

他坐在门槛上,望着面前的大雨。

记得前世不知从哪看到过一句话——人生最大如意事,莫过于空山听雨。

当时还不以为意,如今想来,倒是有几分道理。

毕竟狂风骤雨之下,能有一安身之地,本身就是件如意事。

下雨如此,降雪亦是如此。

看来得晚上才可能停了。

天地愈发昏暗,描绘山景的墨水,也从淡墨变成了浓墨。

徐辞起身,关上门隔绝风雨。

接着在庙里一角找到了点前人剩下的干树枝。

他将树枝堆在一起,指尖冒出一条火龙在里面盘旋几圈,火焰便腾地一下燃起。

随后他从马身上的褡裢里拿出一块牛肉干。

坐在火堆前,撕了一片放嘴里。

味道只能说,一般。

“应该带点辣椒粉的。”徐辞如是想。

周围并不安静,有风声、雨声、雷声、火堆发出的噼啪声以及...

“砰砰砰——”

徐辞看向门口,刚要起身,便见大门被直接推开,涌进来的风将火堆吹得四处摇摆。

站在门口的是个高大的汉子。

他头戴斗笠,身着黑色劲装,背着一个不大的包袱,腿裹着行缠,腰间则悬有一把长刀。

江湖人士——徐辞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这个词。

汉子斗笠压得很低,是以只能看清楚其蓄着短须的下半张脸。

“道士?”

他左手将仍在淌着水的斗笠稍稍抬起,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眸。

“我叫曹神兵,欲借宝地躲雨,不知道长同意否?”

徐辞扫了眼他几乎没有被淋湿的衣衫,笑了笑:“无主之地,还请自便。”

汉子跨过门槛,回身关上大门,接着又走到徐辞的对面,靠着一根柱子坐了下来。

之后他将斗笠摘下,露出了一张还算是年轻的面庞,只不过有不少风霜留下的痕迹。

“道长你...”

“飞仙观道士,徐辞。”

徐辞将剩下的牛肉干撕成两半,扔给了曹神兵一份。

后者接住,也不客气,几口便将其吃下。

“曹大侠是江湖中人?”

“不错,”曹神兵手在衣服上擦了擦,“这些年我在游历宣州江湖,虽无帮派,却也闯得一些名堂出来。”

原来是游侠儿。

“好叫曹大侠知晓,我们飞仙观其实不教道法修行,而教武艺套路,因此差不多也是个江湖门派了。”

徐辞睁着眼睛说瞎话。

曹神兵一听,重新打量了他一遍。

“道长不似习武之人。”

“我主练内功。”

徐辞一掌拍出,风吹火摇。

曹神兵赞许道:“果然内功深厚。”

徐辞问道:“曹大侠应该没来过我们安宁县吧?”

“未曾。”

那就好说了。

“其实我们安宁县的江湖自成一派,与宣州其它地方不太一样。”

“怎么说?”

“譬如安宁县江湖强调要做一个有才华、有武艺、有担当、有抱负的‘四有侠客’。”

“武艺、担当、抱负...的确该有,但才华...”

“诶,自古以来,咱们江湖人士都被许多人称之为‘莽夫’,认为只会打打杀杀,因此,学五车书,做一名‘儒侠’,势在必行!”

“好像...有点道理。”

“除此之外,我们那还有不少江湖宗师。”

“武功很高?”

“他们不仅在武道上各领风骚,行为装扮上那也是别具一格,有簪花骑驴的,有不使剑却背一把空剑鞘的,还有顶着大光头身穿道袍的,不一而足,而这些,就叫做‘宗师气像’!”

听到这里,曹神兵已经有些察觉了。

但他抿着嘴,接着听徐辞跑火车。

“...行走江湖还需有个响亮的外号,自称的当然不算,得是大家给的,像什么‘老李飞刀’啥的。”

“而我的外号就是——”

徐辞双拳一齐打出:“奔雷手!”

“霸气!”

曹神兵拍了怕长刀,笑着道:“其实我也有一个外号。”

“请讲。”

“在下人送外号...‘仙人俯首’。”

哈?

徐辞看向曹神兵,而对方也在看他。

对视之下,二人皆大笑起来。

聊天嘛,就得吹牛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