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8章 元慈乡勇
“赵住持不必多礼。”
县尉摆了摆手,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威严。
“本官奉县令大人之命,前来调查钱家坞堡勾结乱党一事,顺道看看贵村收拢流民的情况。”
赵小花侧身让开道路,姿态从容。
“大人里面请。”
“王家村上下,皆感念大汉天恩,自当配合大人查寻。”
县尉迈步走进村子,陈普和随从紧随其后。
村内景象让他暗暗心惊。
道路干净整洁,房屋虽然简陋,却修葺得当。
那些被安置在村子边缘临时窝棚区的流民,虽然衣衫依旧破旧,但脸上不见麻木绝望,反而带着一种安定感,甚至……敬畏。
不少人看到赵小花,都主动低下头,口中念念有词。
更让他感到不解的是,村子中央那座新建的、不算宏伟却异常整洁的神庙。
神庙前的空地上,不时有村民或流民驻足,朝着神庙的方向虔诚地祈祷叩拜。
那种发自内心的虔诚,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压力,让县尉和他带来的官差们都感到一丝莫名的心悸。
这村子,太不对劲了。
县尉强压下心头的异样,开始询问流民的安置情况。
赵小花对答如流,条理清晰。
问到粮食来源?
“大帝恩赐。”
如何管理?
“遵大帝指引,设规立矩。”
疾病防治?
“大帝降下神恩,洗涤病痛。”
句句不离那位“元慈大帝”,语气自然得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实。
县尉听得眼皮直跳,心中对“神迹”的怀疑更深,但对王家村的管理能力却不得不暗自点头。
能把这么多成分复杂的流民管理得如此井井有条,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骚乱或瘟疫,这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他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赵小花,这小姑娘能力不错,可惜脑子坏了。
就在这时,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和呼喝声从村西传来。
县尉循声望去,只见一队约莫五六十人的青壮,正在一片空地上操练。
为首一人,身材魁梧异常,手持一根黝黑的铁棍,正是王力士。
他身后的队伍,虽然装备五花八门,有的拿着木棍,有的拿着削尖的竹竿,少数几个拿着缴获来的破旧刀枪,但队列整齐,动作划一,呼喝有力,隐隐透着一股彪悍之气。
尤其是站在队伍最前列手持铁棍的那几人,目光锐利,气息沉凝,与普通村民截然不同。
县尉瞳孔微缩。
这些……就是击退了杨凤的村民?
这哪里是乌合之众!分明是一支训练有素的战兵!
他带来的那几个官差,跟这些人一比,简直就是土鸡瓦狗。
县尉心中最后一丝轻视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震惊和……渴望。
如果能将这样一支力量掌握在手中……
他看向赵小花,语气不自觉地变得客气了许多。
“赵住持,贵村民风彪悍,令人敬佩。”
赵小花微微一笑,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模样。
“皆赖大帝庇佑,村民们为求自保,不敢懈怠罢了。”
县尉深吸一口气,忽略了那个所谓的大帝,不再绕弯子,直接道明了来意。
“实不相瞒,如今黑山贼张牛角公然作乱,并州震动,孟县亦是危在旦夕。”
“县令大人忧心忡忡,特命本官张榜招募乡勇,共守县城,保境安民。”
他看着赵小花,眼中带着期盼。
“不知贵村,可愿为朝廷分忧,出兵相助?”
赵小花没有立刻回答。
她微微垂眸,仿佛在聆听什么。
片刻后,她抬起头,目光清澈。
“县尉大人,元慈大帝慈悲,厌恶叛逆作乱之徒。”
“王家村上下,感念大帝恩德,亦愿为朝廷效力,助大人平定乱贼。”
县尉心中一喜,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大半。
看起来对方没有和黄巾贼勾结,这就好!
至于那个“元慈大帝”,管他是什么来头,只要能出兵就行!
他假装出一副深信不疑的样子,朝着神庙的方向拱了拱手。
“如此甚好!有大帝神助,何愁贼寇不灭!”
“可惜我今日未带香烛,不然必要礼敬大帝香火。”
他随即开始与赵小花商议出兵的具体事宜。
“本官计划,先稳固县城防务,待张杨将军大军一到,便合力围剿钱家坞堡,彻底铲除此獠!”
“此次招募乡勇,粮草军械,县衙会酌情供给。”
他顿了顿,补充道。
“战后,本官定会上报诸位功劳,为尔等请功!”
赵小花再次“请示大帝”。
这一次,她看向了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力士。
两人目光交汇,显然早已达成了共识。
“大人。”
赵小花开口。
“王家村愿出精壮三十人,由王力士统带,听从大人调遣。”
“只是,我王家村初定,百废待兴,还望大人能体谅,保证我村一定的自主权。”
“好说!好说!”
县尉大喜过望,连连点头。
三十精兵!看刚才那气势,绝对是以一当十的好手!
至于自主权?现在这乱世,谁手里有兵谁就有话语权,这点小事他自然不会拒绝。
双方很快达成协议。
王家村正式组建“元慈乡勇”,即刻点兵出发。
王力士很快从刚才操练的队伍中,挑选出了三十名最精锐的青壮。
其中包括一名新晋的【护寺力士】,以及十余名信仰最坚定、战斗力最强的真信徒和虔信者。
赵小花当众宣布,凡此行作战英勇者,皆有机会获得大帝恩赐,成为守护神庙的力士。
此言一出,被选中的乡勇们顿时群情激昂,士气高涨。
县尉看得嘴角微扯,走出村子等待众人。
陈普也换上了一身劲装,准备随军同行。
临行前,宋佑的最后指令,通过赵小花和王力士,清晰地传达到了每一个即将出征的乡勇耳中。
“听从调遣,但相机行事,保存实力为上。”
“战场之上,当奋勇杀敌,然显露神异之时,必归功于大帝信仰,广传吾名。”
五十名乡勇,装备依旧简陋,脸上却带着昂扬的斗志和狂热的信仰。
他们随着心满意足、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县尉,以及心思各异的陈普,踏上了前往孟县县城的道路。
村口,赵小花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默默祈祷。
乱世的棋局,已经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