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0章 风切变!
李显将这莫名而来的不安的预感归结为数年的停飞而产生的负担感。
不管怎么说,此前好几年没飞肯定会有影响的,华翼9661事件中对于持续性的操作要求不算高,主要是进入跑道入口后那一小段的操作足够精准即可,讲究一个瞬间的判断。
但巴松措机场从最后下降阶段开始就要进入操纵状态,时间会持续稍微长一些,李显心里稍微没啥底。
当然了,担心是一回事,还不至于严重影响到本次进近,或许适应一下就好了。所以,李显让朱子岳先打个样,他感受一下巴松措机场的强度后心里就有数了。
理智上来说,从目前巴松措机场的低空风强度判断,李显不认为朱子岳能落下去。
等朱子岳落不下去了,再由自己来接操纵完成着陆,正好有个对比,观感就更强烈了。
后续机组进场准备等环节都没有什么特殊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李显临时换成让朱子岳操纵落地的决定产生了激励作用,朱子岳从上飞机开始就干劲十足,把很多原属于副驾驶的工作都抢走了。
上客期间,李显发现坐航班的人员中七成以上是着了军装的,这个比例比他几年前首航时还高。
而这些人正是巴松措航线存在的意义!
据姚启明所言,旅客构成中六七成是军人,两三成是探望的军人家属,只有不到一成是彻头彻尾的商业化乘客。
除了人员外,这个航班每次货舱也会塞得满满当当的。如果金城遇到高温天气,飞机经常还起不来,需要减重。之所以每次都把人和货都塞得这么满,最主要还是航班量太少。
这么多年下来了,汉京航空还是没能维持稳定的航班量,上边意见很大,压力由上而下传导下来,几乎要压垮姚启明了。
金城机场起飞也是朱子岳做的,进入巡航阶段后他还主动接过了李显的通讯工作,差不多就是揽下了全部的活儿,李显倒是清闲了。
只能说李显果然是年轻人,早起不能,飞机稳定后就开始打哈欠了。相较而言,朱子岳年纪大了,睡觉少了,精神都还可以。姚启明其实也犯困,但是心思重,稍微闭目养神也睡不着,只能顶着满眼的血丝在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合计了下,李显还是接受了朱子岳的建议,稍微休息了下,养精蓄锐。
当然了,按照规定飞行员是不能睡岗的。但是,与其在巡航阶段工作压力较小的时候死顶着,等到进近时工作负荷上来了再犯困,还不如轮流休息一下,合理管理驾驶舱资源。
不过,或许飞机上的座椅太舒服了,李显原本就打算眯个二十分钟。可当他一睁眼,距离巴松措机场已经只有三十分钟的航程了,直接睡了一个小时。
朱子岳还好,精神头依旧不错。姚启明则是耷拉着脑袋,双目赤红,看上去面目有那么点吓人。
巴松措机场规模不大,但却相当罕见地拥有自己的进近频率。在临近巴松措进近区域时,飞机上收到了最新的METAR报文。
“阵风二十七米了。”
朱子岳神色严肃,将打印出来的纸条递给李显。
李显接过来看了一眼,还是那种偏了二三十度的侧风,刚刚好符合落地标准,算是相当临界了。
不过,这种顶风大,侧风也大的情况非常难飞,身为PF(操纵飞行员),朱子岳抿着嘴,默默地调试着飞机进行进近准备,看起来压力很大。
李显也跟着慢悠悠地做着准备,同时将纸条给姚启明看了一眼。
姚启明一瞧见那二十七米的阵风眼皮子直哆嗦,嘴上还骂骂咧咧的:“这机场当初怎么选址的,建风口上了不成,这还没到风季呢。要是到了风季,岂不是要过三十米的阵风了?”
李显嘿嘿一笑:“差不多,我飞过离地高度一百英尺侧风还有三十七米的。”
当然了,三十七米的侧风并不是塔台报的。
机场塔台报出的风向风速是离地高度十米的数据,那个风速大部分情况下是要小一些的。不然,三十七米的侧风大概率是要超标的。飞行机组基本是以塔台报告的风向风速来判断是否超标复飞的。
不过,离地一百英尺还有三十七米的侧风也足够夸张了。
姚启明不由肃然起敬,连连抱拳:“服了,真服了你了,这航线没你当真是办不下去了。”
说着,他转向朱子岳:“教员,一会儿你先飞,要是觉着控制不住了咱们就拉起来再来一圈,后面就让李显来吧,咱们油多,复飞一圈不影响。”
有时候,姚启明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大脑短路。这话颇有些不把朱子岳放在眼里的意思,搞得朱子岳老脸一红,嘴巴嗫嚅片刻,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腹诽姚启明。
巴松措机场的程序很简单,它只有一个进离场的走廊口,而且仪表进近程序也就是01号的盲降,什么VOR或者NDB进近都不涉及,所以做进近准备很快。
朱子岳见准备都做好了,做了个进近简令,交代了一下如果出现特殊状况驾驶舱如何分工,如何处置。这些内容大部分在飞行准备室里就通过气了,这次只算是简单复述一下。
也不晓得是不是跟姚启明斗气,朱子岳的干劲非常足。按道理下到一万英尺以下,飞行进入关键阶段后,通讯就需要交还给李显了,但朱子岳硬是一肩挑,一直等到飞机建立了盲降才将通讯交给李显。
截获盲降之后,离地高度大约2500英尺左右,从导航ND左上角的显示可以看出当前高度的风速足足有三十七米,斜着四十五度的。随着高度的降低,风向和风速都在变化,飞机就跟怒海孤舟一般上下起伏,那空速表就跟撒了欢的兔子似的,没有一刻的停歇,有好几次都快超速了,好在朱子岳收油门比较迅速。
这种大风天气飞行员断自动驾驶通常会早一些,毕竟人需要时间提前适应一下这种乱流。
所以,在离地高度大约1300英尺左右,朱子岳清了下嗓子,身子绷得笔直,看起来聚精会神的,仿佛在迎接什么重要时刻:“断自动驾驶!”
然而,就在他按下自动驾驶断开按钮的一瞬间,驾驶舱中猛地响起音响警告:“WINDSHEAR!WINDSH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