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打秋枣
依依细数往昔,总有些滋味萦绕心头,叫人难以忘却。正如陶庵所云:“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我心亦有一物,那便是秋日里的枣子,尤其是祖母院中那棵老枣树上的秋枣。
秋枣,它自带着一番甘甜的味道,那是一种清新淡雅,沁人心脾的甜。从古到今,秋枣就受人们的喜爱,大抵是这“枣”这个字,本就生得一份喜感,饱含美好的寓意,也因此获得“木本粮食”的美名。
人的味蕾是有记忆的,我爱吃枣,也是从小时候开始的。那时的枣,不似市面上精心包装挑拣的那般匀称光鲜。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青中带红,有的红得浓重,还有的半青半红,挂在枝头,像极了小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皮有些糙,肉却格外醇厚,核小而脆甜,一口咬下,满口生津,纯粹而美好。
在无数个秋日午后,我与村子里一起相熟的二丫,拉带着一根竹竿,立于枣树下,摇摇晃晃地就开始了我们的“打枣大业”。二丫挥动起了竹竿,枣子便如雨滴般落下,噼里啪啦,掉打在地上,也“叮叮当当”地打在我们的脑门上、心头上。我们缩着脑袋笑得“咯咯”地响,像水面激起的快乐音符。有时,枣儿落得太远,我们就寻寻觅觅地半蹲着在草丛里移动,甚至为了几颗成熟的秋枣心甘情愿付出一天工夫。
说起打枣的快乐,不仅在于吃,更在于一份纯真的友谊,以及一段无忧无虑难以忘记的秋日时光。我们比试着谁打下的枣子更多,谁接得更准,在不经意间,这纯粹的真也溢满心间。吃不完的枣,我们再拿母亲粗布缝制的花围裙兜着分给邻居的姐姐、婶婶们,她们拿着枣儿再递给我们一个馒头或者零嘴儿。瞬间,我们便被爱意包裹,笑成了一朵花儿。
然而,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都已悄然长大。二丫早早嫁为他妇去了远方,而我也忙碌于自己平凡而忙碌的生活。那棵老枣树,依旧年复一年地结果,却再未有人与我一同打过枣。偶尔回老家,站在那棵沧桑的老枣树下,望着满树的果实,我心中不免涌起一阵酸楚。
近日,又到了秋枣自然所成之时,我偶得闲暇,带着杂陈的心情决定独自再去打次枣。竹竿依旧,枣树也依旧,只是心境早已不同往昔。轻轻地挥动竹竿,枣子纷纷落下,我捡起一颗枣子,放在嘴里,熟悉的味道瞬间唤醒了我心底的记忆。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与二丫并肩站在枣树下,笑成了一朵花儿……
打秋枣,不仅是对自然丰硕果实的采摘,更是一种回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那些关于秋日枣树的记忆,关于我与二丫的友情,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填补了我内心的荒芜。
如今,每当我品尝到秋枣的甘甜,都会想起那段美好的时光,想起与二丫共度的每一个秋日暖暖的午后。尽管时光已经走远,但那份纯真的友谊和甜蜜的回忆,却永远温暖着我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