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挑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太想赢的人反倒会输

20世纪30年代,有一名棋坛高手,每次比赛前,都要看一遍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的精髓是“无为”、“无欲”。一个“无为”、“无欲”之人,一个不欲求赢之人,怎么可能赢棋呢?而恰恰相反,此棋手几乎每赛必胜,就连当时日本顶尖围棋高手坂田荣男也不是他的对手。这名棋手就是吴清源。

有记者问吴清源,为什么每次下棋前都要看一遍《道德经》?吴清源说,看一遍《道德经》,是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做到“无为”、“无欲”,排除内心“贪”赢的杂念,这样,就能让自己一心下棋,发挥出最高水平。吴清源告诉记者,自己赢棋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贪赢”。

从吴清源的“不贪赢”,我想到我认识的一位年轻人。年轻人每当自己下棋,总是输多赢少,而每当观看别人下棋,对棋局却能了然于胸,关键时刻,指导一方一二,定然击败对手。

为什么自己下棋时下不赢,而指导别人下棋却能屡屡获胜呢?年轻人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一位棋艺高手。棋艺高手问:“你下棋时最想的是什么呢?”“当然最想的是赢!”年轻人回答说。

“刚才你说到赢,我们就从汉字结构先来看看这个‘赢’字吧。‘赢’有‘亡’、‘口’、‘月’、‘贝’、‘凡’五部分组成,也就是说,要‘赢’,就必须落脚在‘凡’上,落脚在平凡平常的心态上。”棋艺高手说到这里,把话题一转,“你观看别人下棋,输赢不关乎于你,此时你的心态是平静的。而当你自己下棋,最想的是赢,正因为太在乎自己的输赢,太在乎自己的成败,‘在乎’让你失去了一颗平静的心,让你失去了一种平凡平常的心态。‘赢’的落脚点失去了,又如何能‘赢’呢?”

这位棋艺高手说的“赢的落脚点在于一种平凡平常的心态”,与吴清源秉持的“不贪赢”的为棋之道,道理是想通的,即不贪赢为赢。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因为太执迷于贪赢,贪赢得权力、钱财、名利、美色等等,而自毁了前程。不贪赢为赢,不只是一条为棋之道,更是一条为人处世之道啊!

从棋类的输赢再联想到球类的输赢。打乒乓球最容易赢球的方法就是扣球,因为扣球既狠又快,有着雷霆之势,使对手难以招架和作出反应而赢球。但打乒乓球最容易输球的方法也是扣球,为什么呢?扣球因为用力过猛,容易引起动作僵硬,影响到球的扣击方向和落点,球往往因落不到台面而失分。由此我想到,一个太用力、太想赢的人,常常会输,用苏轼的一句话说,就是“着力即差”。

扣球容易输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放松了警惕,以为这一板扣杀下去,对手必无招架之功,哪知对手把球接了过来,一时之间,猝不及防、措手不及而输球。由此我想到,一个人最得意、最自以为是的时候,也是一个人最松懈、最疏于防范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人打败的时候。

事物总是一体两面,有输就有输,有赢就有输,面对输赢,越怕输,越会输;越贪赢,越不赢,唯有以一颗平常心,淡然以对,反而能更好地把持人生的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