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称舜及其《古今名剧合选》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孟称舜研究

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是较早给予孟称舜及其戏曲创作较高评价的,如认为“孟称舜也是一步一趋的追逐于临川之后的;然他的作为,却比阮大铖要疏荡而近于自然些”,“在启、祯间,他是一位最致力于戏剧的人”。[5]其中关于孟称舜生平事迹的论述虽然极其简略,却对之后的孟称舜研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现代学者对于孟称舜的研究也只是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才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孟称舜的研究日渐增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孟称舜生平的考证研究

对孟称舜生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0年代,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有欧阳光、胡绪伟和朱颖辉。由于孟称舜生平资料的严重匮乏,所以研究者们只能从其同时代的著述中找寻片言只语进行考证。如欧阳光《孟称舜的生平及其他》[6]《孟称舜生平史料新见》[7]两篇专论较早对孟称舜的生年作了明确的阐释,并对其生平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对孟称舜的生平作较为详备而准确考证的是朱颖辉先生,其《孟称舜新考》[8]一文对弄清孟称舜的本来面目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文共分籍贯考、家族考、生平考、交游考、著作考五个部分,材料翔实,论证有据,为孟称舜生平研究奠定了最坚厚的一块基石,使后来的学者在考证时大多难以脱离此文而重新立论。朱颖辉此文与前述欧阳光文一样均将孟称舜的生年确定在1600年前后,但没能确证孟称舜的卒年。稍后发表的郑闰《孟称舜补考三则》[9]、刘文峰《孟称舜史料补遗》[10]都是在朱颖辉此文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徐朔方《孟称舜行实系年》[11]一文在孟称舜生平方面又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观点,考订其生卒年为万历二十七年(1599)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并对孟称舜所作传奇《二胥记》《贞文记》的创作时间进行了考辨。胡绪伟《孟称舜的卒年及其后人》[12]根据徐文中的新材料推定了孟称舜的卒年。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13]则考订孟称舜的生年为万历二十二年(1594),卒年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享年91岁,此说为学界较普遍地接受。尽管已有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文献资料的欠缺,仍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关于孟称舜的籍贯就有山阴、会稽、乌程三种说法。时至今日,关于孟称舜生平事迹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许多空白和矛盾。

2.关于孟称舜的戏曲创作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朱颖辉、郑闰、刘文峰、徐朔方等一大批现代学者的考证,孟称舜的历史面目并未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而是变得日渐清晰,其戏曲创作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对孟称舜戏曲创作的研究历来多集中于其代表作《娇红记》,这一学术现象肇始于王季思先生。80年代初,王季思率先将孟称舜埋没已久的传情杰作——《娇红记》传奇列入其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14],并在后记中给予了很高评价,显示出非同一般的过人理论眼光。自此之后,此剧一度备受学者关注,盛誉如潮,从文学、思想、时代等多角度进行诠释的论文不绝如缕,影响较大者如欧阳光《孟称舜和他的〈娇红记〉》[15]、萧作铭《时代的浩歌——孟称舜剧作思想内容浅析》[16]、朱颖辉《承前启后的爱情悲剧〈娇红记〉》[17]、胡绪伟《“诚”的颂歌——孟称舜剧作思想研究》[18]、徐朔方《论孟称舜的戏曲创作》[19]等。自90年代起,学界开始冷静客观地重新解读《娇红记》,力求对其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如李梦生《对孟称舜〈娇红记〉的重新剖析》[20]、郑尚宪、张冬菜《〈娇红记〉新论》[21]等。其中李文是反面立论最突出的文章,认为《娇红记》在思想深度和艺术创造上对前人都没有明显的突破,“对《娇红记》的过分肯定,恰是对我国戏剧成就的全面否定”。

孟称舜的戏曲创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故不少学者对《娇红记》之外的其他剧作也投去了关注的目光,出现了一系列质量上乘的研究论文,或进行比较研究,如胡绪伟《金批〈水浒〉与〈英雄成败〉杂剧之比较研究》[22]、周永忠《〈桃花人面〉版本比较》[23]及《〈桃花人面〉与〈桃源三访〉语言风格比较》[24];或从历时的视角进行研究,如赵俊玠《“人面桃花”的衍变》[25]、刘勇刚《从〈桃花人面〉看晚明的才子佳人戏曲》[26];或阐释剧作的传情意识,如吕茹《从情到理:孟称舜爱情剧创作内涵变化》[27]、窦开虎《孟称舜爱情戏剧中“真情”内涵的三次转变》[28];或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如赵长杰《论“人面桃花”的文化意蕴》[29]

总之,此期研究孟称舜戏曲创作的论文有近70篇,多集中于《娇红记》与《桃花人面》二剧,或分析思想内容,或考察社会背景,或总结艺术特色,或追溯本事源流,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进入21世纪,关于孟称舜作品的文献整理取得了大的突破,最引人瞩目的是两部专著的出版。一是2005年6月出版的由朱颖辉辑校的《孟称舜集》[30],该书收集点校了孟称舜现存的全部戏曲作品和诗词文作品,有关孟称舜生平事迹的材料亦搜罗殆尽,是一部较为完备精确的史料集。二是2006年10月出版的由王汉民、周晓兰点校的《孟称舜戏曲集》[31],收录了孟称舜现存的全部杂剧、传奇作品,附录了孟称舜的诗词文及与孟称舜著作有关的其他资料。这两部作品为孟称舜研究以及《古今名剧合选》的相关研究都将带来极大的便利,必将推动研究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