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金手指的用处
“就来。”
穿戴整齐后,张修恒仔细将德梅里克计算器别在腰间,与济远并肩走向食堂。
晨光透过云层,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济远的目光不时瞥向那个金属圆盘,显然并非无心之举。
昨夜炮术课上,当张修恒提及“认识变化率”时,她内心的震撼至今未消。
火炮必然先诞生于陆地。
20世纪初,陆炮已能在数千甚至上万码的距离上精准命中目标。
而同时期的战舰,炮手们对在1000码(914.4米)距离上首发射击命中根本不抱期望。
经验丰富的炮手虽能凭感觉补偿舰船上下颠簸造成的误差,但收效甚微。
真正的炮术革命还要等到斯科特发明解决舰炮俯仰偏移的连续瞄准射击法才会到来。
张修恒提出的变化率理论实在太过超前。
特别是那句“两艘战舰速度矢量的变化率并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距离变化率并不随时间而发生改变,而是取决于纵向矢量的分量和垂直于射击线的横向变化率分量”,让海容等经历过实战的舰娘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济远很喜欢看海容和镇远被自己指挥官的知识震惊的模样。
同时,她也暗自好奇这件古怪装备与变化率理论之间的关联。
食堂里,海容正狼吞虎咽。她一手抓着包子,油脂顺着嘴角流下,却浑然不觉。
“来了?快吃,吃完训练。”她含糊不清地说着,腮帮子鼓得像只仓鼠。
用餐时间仅有十分钟。张修恒落座后抄起筷子,风卷残云般解决了早餐。
“今天的实战训练由镇远姐负责。”海容咽下最后一口包子,“你给我上了课,总得让镇远姐见识下‘二阶段’吧。”
张修恒放下筷子,用餐时间仅用五分钟:“什么二阶段?”
“你猜。”海容狡黠地眨眨眼。
船坞区,镇远正在做最后准备。她将印章重重按在纸条上,递给等候的工人:“准备两艘靶船,辛苦了。”
这时,张修恒一行人也到了。
镇远迎上前:“这次实弹训练由我负责监督。”
待海容和济远进入船坞,张修恒问道:“今天打固定靶还是移动靶?”
镇远唇角微扬,她最欣赏的就是张修恒这份从容自信。
“先击毁固定靶,才有移动靶项目。”
在三山浦的舰娘中,镇远与定远最为耐打,硬接几发炮弹也不在话下。
眼下定远正忙于某些神秘事务,拖曳移动靶的重任自然落在镇远肩上。
“固定靶可不好打。”镇远意味深长地问,“知道首次实弹训练的平均水平吗?”
张修恒摇头。
“1000米距离,二十发中一。2000米,六十发中一。”镇远指向远处的海面,“济远是巡洋舰,打2000米靶。”
她目光落在张修恒腰间那个金属圆盘上:“你可以使用这件装备。”
交代完毕,镇远转身走向专用船坞。她和定远的舰装吨位远超其他巡洋舰娘,必须使用特殊船坞。
张修恒来到济远的船坞。少女的舰装已然展开,在朝阳下泛着冷光。
他像掷铁饼般将计算器抛给济远。少女接住后,将其置入舰装。
奇妙的是,计算器如同被小叮当的缩小灯照射般,瞬间缩小十倍。
“放在司令塔或主桅杆上。”张修恒提醒道,“炮罩会影响观测。”
“明白。”济远应声,计算器便如活物般飞入司令塔。
待水位上升、燃煤装载完毕,济远缓缓驶出防波堤。张修恒找了块干净草坪躺下,闭目凝神,意识已与舰装相连。
再度睁眼时,视野里满是漆黑的煤烟。镇远吨位更大,所需动力更强,燃烧产生的煤烟自然也更为浓密。
“指挥官,前方旗语。”济远的声音在意识中响起,“准备...完毕,向东...行驶,开火。”
旗语虽然简洁,但传递缓慢且易生歧义——这个问题在日后的战斗中将会暴露无遗。
张修恒沉声道:“按计划行驶。”
虽是固定靶,但济远必须保持移动状态。当航速达到12节时,便可开火。
“指挥官,请指示射击参数。”
张修恒眼中精光一闪:“自行决断开火时机。”
“遵命。”
济远应答的瞬间,舰艏舰艉炮台同时转动,副炮的炮布被掀开。
明明是首次实弹射击,她却表现得像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仿佛已在梦中演练过千百回。
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中,一枚黑色弹丸裹挟着烈焰冲出炮膛。发射药产生的浓烟瞬间遮蔽了视线。张修恒敏捷地攀上桅杆,举起望远镜观察。
远处的镇远也在观望:“今日风浪不小,难度增加了。”
她轻抚下巴,“不过这么果断就开炮……倒是信心十足。”
炮弹在空中飞行约数秒后,“砰”地砸入海中,激起冲天水柱。靶船在浪涛中剧烈摇晃。
“!”
虽未直接命中,但偏差仅60米,已进入靶船的危险区域。
要知道靶船不过8米长、1米宽,在2000米距离上射击如此微小的目标,济远的表现堪称惊艳。
“果然有两下子。”镇远喃喃道。
这时,又一波参差不齐的弹幕升空。
北洋时期的军舰无法做到齐射,每门炮都是单独瞄准射击。
这轮射击的弹着点散布在靶船北方,其中舰艏210毫米主炮发射的钢弹呼啸着落下,正中靶船舰艏。
木屑纷飞中,靶船舰艏如冰雪消融,海水疯狂涌入。短短几分钟,靶船便倾斜沉没。
镇远的呼吸略显急促。济远这次训练的表现,直接将历史最佳成绩拦腰斩断,着实令她震惊。
张修恒微微颔首,心中暗道:“果然如此。梦境中磨练的炮术能带到现实,作用于舰娘身上。”
金手指的作用,又发掘出一项。
按常规,靶船击沉后训练就该结束。
但今日不同,镇远准备了两条靶船。在她内心深处,期待着济远能展现出“二阶段”的实力。
训练继续。
又一缕煤烟升起,海容拖曳着第二艘靶船驶入演习区。
解开缆绳后,她朝正在接手的镇远投去一瞥,心中默默为济远加油:“好好表现,这次训练关乎你们的未来。”
原来实弹训练远不止训练那么简单。张修恒与济远的表现,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镇远开始拖曳靶船移动。随着航速逐渐提升至12节,她向济远发出旗语信号:
可以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