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西湖嬉游,少女焕彩
阳光宛如金纱,轻柔地铺洒在西湖之上,湖面波光潋滟,似无数细碎的宝石在闪烁跳跃。
安陵容一行人踏入这片热闹非凡的天地,西湖边人来人往,喧嚣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热闹的市井乐章。
安陵容的心情也随之雀跃起来,平日里披着伪装的厚重外壳,此刻悄然褪去,她宛若一个真正二八芳华的少女,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她迫不及待地拉住锦绣的手,像只欢快的小鹿般,穿梭在繁华的集市之中。
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
五彩斑斓的纸灯笼悬挂在摊位上方,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精美的香囊散发着馥郁的香气,那香气混合着鲜花与香料的味道,萦绕在空气中;还有各种用彩泥捏成的小玩意儿,造型栩栩如生,可爱至极。
安陵容一会儿拿起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细细端详着上面精致的绣工,赞叹道:“锦绣,你瞧这针线,如此细密,定是出自巧手匠人之手。”
一会儿又被一个绘着西湖美景的团扇吸引,轻轻扇动,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
她那纯真的笑容,如同春日绽放的花朵,灿烂而动人。
跟在后面的林秀看着女儿这般活泼的模样,眼中满是欣慰与心疼。
她微微叹了口气,轻声对身旁的小厮说道:“这些年,陵容跟着我吃了不少苦,难得见她如此开心。”
小厮赶忙安慰道:“夫人,如今小姐在您身边,往后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的。”
林秀微微点头,目光始终紧紧跟随着安陵容,那眼神中饱含着无尽的慈爱与怜惜。
她深知女儿一路走来的艰辛,只盼能在这难得的时光里,让女儿尽情享受这片刻的欢乐。
西湖边上,中元节集市的摊位绵延不绝,宛如一条色彩斑斓的长龙。
湖畔之处,僧人们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盂兰盆会。
灵隐寺、净慈寺等名刹举办的大型法会,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
僧众们身着庄重鲜艳的袈裟,整齐地排列在法坛之上。
净慈寺,是南宋时期的皇家寺院,在清代的盂兰盆会更是规模宏大,仪式严谨。
一切流程皆严格依照《兰盆仪轨摘要》进行。
僧众们在主法高僧的带领下,齐声诵念《盂兰盆经》。
那诵经声抑扬顿挫,宛如天籁之音,在西湖上空盘旋回荡,仿佛穿越时空,直达九幽地狱,为那些沉沦的亡魂带去解脱的希望。
信众们虔诚地围聚在四周,或双手合十,闭目祈祷;或解囊出资,参与“斋僧荐亡”,希望以此功德,能让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
除了诵经与斋僧,法会中还融合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仪式。
放生池边,信众们将一条条鱼儿、一只只鸟儿放入大自然,寓意着给予生灵自由,积累善德。
而安陵容听着僧侣们宏大的诵经声,心头一颤。
自己能有重活的机会已是不易,没多想,便也跟着诵经声默默诵读起来,心中愈发地平静下来。
其实一回想,自从安陵容重生回来后就一直非常急切,惩治曾姨娘,开香料店「天香云笈」,远赴杭州参加江南刺绣大会,医治母亲林秀眼疾等……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安陵容所为,其内在也是暗暗急切的。不过此刻听着那诵经声,安陵容心境渐渐真的平缓开来。
锦绣在一旁看着安陵容,轻声说道:“小姐,您这一路奔波,总算是能歇一歇,静下心来了。”
安陵容微微睁开眼,看向锦绣,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是啊,锦绣,这段日子,好似一直在迷雾中疾走,今日听着这诵经声,才觉心有了片刻的安宁。”
此时,一位老妇手持念珠,缓缓走到安陵容身边,慈眉善目地说道:“姑娘,这盂兰盆会的诵经声,最是能洗涤人心。老身年年都来,每回听了,都觉得心里舒坦不少。”
安陵容礼貌地福了福身,回应道:“婆婆所言极是,小女从前忙碌,未曾有这般心境,今日听来,才知这其中妙处。”
老妇上下打量着安陵容,赞叹道:“姑娘面容姣好,气质不凡,想必也是有福之人。”
安陵容谦逊地说:“婆婆谬赞了,小女只盼家人平安,诸事顺遂。”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盖了杭州城,西湖在夜色中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散发着朦胧而迷人的光泽。
湖边,一盏盏花灯被陆续点亮,星星点点,仿佛是银河落入了人间。
胤禛站在湖边,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眼睛却望向那波光粼粼的湖面。
在京城久居,习惯了宫廷中的肃穆与规矩,杭州这扑面而来的烟火气,让他感到既新奇又着迷。
然而,钱塘江中上游肆虐的水患,却如同一团沉甸甸的乌云,压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胤禛身旁,一个侍卫模样的人轻声说道:“王爷,此地人多繁杂,还请您多留意自身安危。”
胤禛微微皱眉,低声回应:“无妨,本王难得感受这般民间景象。只是这水患……唉,不知何时才能彻底解决,让百姓免受其苦。”
侍卫默默点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人群。
另一边,安陵容和锦绣从盂兰盆会出来。
天色已然完全暗下来,西湖边早已热闹非凡。安陵容亲昵地挽着母亲林秀,身后跟着小厮,一行人朝着西湖边走去。
他们手中提着精心准备的祭品与河灯,这些物件承载着对祖先的追思与敬意。
来到西湖边,安陵容有条不紊地指挥小厮布置供桌。
她小心翼翼地将提前用白纸包裹锡箔叠成的银锭、元宝摆好,封口处清晰地写明祖先名讳、祭祀者辈分及日期,每一个字都倾注着她的认真与虔诚。
接着,她又将素馄饨一一摆上,那雪里蕻菜与豆腐干为馅的馄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仿佛在诉说着对祖先的思念。
鸡冠花娇艳欲滴,为这略显肃穆的场景增添了一抹亮色;酒菜与米饭整齐排列,象征着对祖先的敬意以及秋成的汇报。
安陵容望着供桌,眼神中满是深情,轻声对母亲说:“母亲,今日中元节,愿祖先庇佑我们一家,也保佑父亲诸事顺遂。”
林秀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感慨道:“是啊,这些年,咱们家经历了太多波折。如今能有这般安稳的日子,都是祖先在护佑着我们。”
就在安陵容准备点燃河灯时,一旁的锦绣好奇地问道:“小姐,为何我们要放莲花灯、荷叶灯和瓜皮灯呀?”
安陵容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莲花象征着圣洁与吉祥,荷叶寓意着团圆,瓜皮灯则代表着丰收。”
“我们放这些河灯,是希望祖先能收到我们的心意,也祈求生活如这些美好的寓意一般。”
正当安陵容一家沉浸在祭祀的氛围中时,胤禛不经意间将目光投向这边。
月色如水,轻柔地洒在西湖之上,波光粼粼间,仿佛整个湖面都被揉碎的银辉填满。
胤禛远远伫立,目光越过熙攘的人群,落在那暖黄灯光簇拥的身影上。
安陵容置身于西湖畔,繁星仿若为她加冕,暖黄的光晕如同梦幻的薄纱,悄然为她周身勾勒出一层朦胧的诗意。
她专注于放河灯的模样,宛如一幅细腻的工画,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似带着一种无形的魔力,紧紧揪住了胤禛的心。
胤禛只觉心头猛地一颤,仿佛有一根无形的弦被悄然拨动。
在这一瞬间,周围的喧嚣都渐渐远去,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那如梦似幻的安陵容。
他的双脚不由自主地想要迈向她,心底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想要看清那被光晕笼罩的容颜,探究这女子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在不经意间搅乱他一向沉稳的心湖。
然而,就在胤禛举步欲行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苏培盛匆匆赶来,微微躬身,低声汇报:“主子,杭州府知府王廉有事汇报。”
胤禛一怔,理智瞬间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头那股冲动的火焰。
他深知,身为皇子,肩负着江山社稷的重任,政事永远是重中之重。
无奈地收回目光,胤禛最后看了一眼那依旧在放河灯的安陵容,心中满是不舍。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跟随苏培盛离去。
一路上,他的脑海中却始终挥之不去安陵容那如梦如幻的身影,那惊鸿一瞥,如同深深烙印在他心底的印记,时不时地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