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山贼不好当,开局绑了孙尚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官儿太小了

周瑜听到吴国太问他对江俊之词的态度。

他面色如常,心底却五味杂陈。

虽然心中郁结,却也不得不佩服江俊的才情,淡然答道:

“皇叔虽醉,然江公子之词,巧妙将醉意化作诗意,笔力遒劲,意境深远。此篇一出,定当传颂后世。今夜夫人设宴之举,也必为史家所载,流芳百世。”

吴国太闻言,面露喜色,微微颔首,笑道:

“三位今日所献,可称千古一绝。本夫人,自当重赏。”

她语毕,目光转向刘备,缓缓道:

“我知‘奖赏’二字对刘皇叔来说未免失礼,但请刘皇叔收下薄礼。来人,拿上来!”

数名侍女手捧玉盘而入。

盘中金条熠熠,翠玉光华,皆为上乘之品。

这些礼品排列整齐,显然早已准备妥当。

尽管外间流言四起,吴国太内心却始终难以接受女儿下嫁刘备之事。

此番设宴,欲缓和局势,给刘备一些金银财宝,纵然他不能娶得孙小妹,至少不会空手而回。

刘备并未推辞,拱手道谢,随即命人收下了礼物。

江俊站在一旁,暗自焦虑:

“吴国太究竟在打什么算盘?她只赏金银,却不提婚事!若今晚不能与刘备将婚事定下,恐怕我们连明日的太阳都见不到了。”

正忧思间,吴国太终于转身看向他,语调温和,却意味深长:

“江公子,前日你力战山匪,救我小女一命,今日又于宴席之上献词奏乐,令我江东蓬荜生辉。此二情,皆当重谢。不知你可愿受我一并酬报?”

江俊心头一震,表面却恭谨如常,起身拱手道:

“夫人厚爱,俊愧不敢当。”

孙权见状,忽然插言:

“江公子文武兼修,本侯心仪已久。若公子不嫌,我愿授你‘游击中郎将’之职,统兵一千,听调听用,如何?”

此职虽非高位,却也属实权之职。

江俊未立军功,骤受封赏,已有破格之意。

江俊略一沉吟,复又摇头:

“多谢吴侯厚恩。但我性情放逸,不善为将,恐难担此任。”

孙权眼中闪过一抹惋惜,旋即笑道:

“若公子不愿从军,那江东郡县繁多,山水秀丽,愿择一而居者,吾必不相阻。”

江俊自然看出孙权心中所想——他既不希望自己投向刘备的麾下,也对江俊诗才心生觊觎。

那等英豪之词,何人不想得之一首呢?孙权显然也希望江俊能为他写一篇诗文,增添自己的威仪。

然而他正要再度婉拒,一旁的小乔却悄然凑近,低声道:

“公子,莫要再推辞。官职虽然不高,但却能先脱了白身……”

言语虽轻,却满是关切。

显然,小乔还在担心他的安危,如果真能得了孙权的亲自封赏,那即便是周瑜这个大都督,也难以再刁难他。

江俊轻轻回身,微微一笑,眼神与小乔对视,示意自己心中已有定计。

随即,起身朗声道:

“俊虽辞封赏,但有两桩小愿,望夫人不弃,请准我一讲。”

吴国太见江俊神色谦和、语气诚恳,不由微微颔首,语气也随之柔和:

“公子有话,尽可直言。”

江俊略作停顿,随即拱手一礼,缓声道:

“适才所作一词,虽已成篇,然尚未命名。敢请太夫人赐题,以成全此篇?”

吴国太闻言一怔,旋即展颜而笑,半嗔半讶道:

“江公子莫非有意取笑?我不过妇道人家,何德何能,为此等雄文命名?”

语虽谦辞,眼中却不无欣然之意。

她心下自知,这词作若真能广为流传,旁人提及时必言“某年某月,江东太夫人设宴,刘皇叔醉舞,江公子赋词”。

若再添一“太夫人亲提其名”,岂不为她更添一重光彩?

江俊见其意动,心中微笑,依旧拱手恭敬道:

“词乃偶得,实赖宴会之设与诸贤雅集,方有此篇。若非太夫人雅意款待,俊焉得挥毫?此名,本应归于太夫人。”

一番话,说得恭敬得体,又将功劳巧妙分润,显得滴水不漏。

吴国太轻轻颔首,眉宇间已掩不住喜意,旋即转首看向孙权,笑问:

“吴侯,你意下如何?”

孙权亦起身躬身道:

“孩儿以为,太夫人最宜为此词命名。若能借用太夫人之名与玄德公之号,亦可成佳名。”

吴国太闻言颔首称善,略一沉思,缓缓开口道:

“若如此,不若题作《太夫人宴赋玄德公词》——既不夺皇叔之风采,亦使宴会之意留于篇名之间,可好?”

堂上宾客虽有人心中腹诽,暗觉此名略显平直,但席间俱是识时务之人,见太夫人亲自命名,又见江俊尚未有异议,皆不敢妄言。

不料江俊却拱手朗声道:

“此名典雅大方,含蓄而不失尊重,俊以为佳名也。谢太夫人赐题!”

话音落处,堂中众宾纷纷称善,气氛一时温和而喜悦。

吴国太闻言,笑意更深,语气中满是和悦:

“江公子言得,还有一事相请,是为何事?”

江俊微微拱手,清了清嗓子,随即朗声道:

“适才席间偶闻坊间传言,言道孙小姐与玄德公将缔结良缘。

“俊出身寒微,自知无缘登堂入席,然心中欢喜难掩,若太夫人不弃,愿在大婚之日为二位新人献上一篇贺诗,以表寸心。”

此言一出,席间忽而静寂。

众人皆怔,不禁互视。连案前的丝竹也仿佛停顿了半拍。

周瑜眉头一紧,面色霎时变幻,如乌云欲雨。

他心中大恼,却不得不隐忍其表,只因江俊此言一出,正中要害。

这场设局的“佳宴”,本意是让刘备出丑,令吴国太心生退意,从而斩断这桩尚未明言的婚事。

可眼下,江俊竟在众人面前直接提起,并以“贺诗”为名将此事推至台前。

局势,顿时由暗转明。

吴国太转眸望向刘备,心中亦起波澜。

数日前,孙小妹因不愿下嫁玄德而负气离府,后才遭山匪所劫,此事尚且历历在目。

彼时她也颇为犹疑,毕竟刘备年近半百,而孙氏之女,正值芳龄。

倘若强行撮合,终归难为人情。

可今夜,刘备舞剑酣然,虽有醉态,却自有风骨;

而江俊一词,此刻她已然将刘备,带入到了那个“烈士暮年”的英雄形象之中。

此情此境,令她心生改观。

吴国太终于缓声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