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与现实之间:元杂剧“神佛道化戏”论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元杂剧作为中国戏剧黄金时代的标志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反映的思想和涵盖的内容是形形色色,包罗万象的。宗教戏剧是元杂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元代宗教的发展状况是诸教并存,相容并包。佛教因蒙古民族崇信而更加发扬光大,道教在北方如燎原之火燃遍中原大地,还有一些其他宗教派别都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宗教发展影响了信仰者,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传教的题材和内容都浸透在人们心中。作为现实反映的文学创作,就不可避免地将宗教内容纳入自己的视野当中。同时,中国戏曲的产生和宗教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原始艺术中蕴含的戏剧因子到庙会演出的娱神大戏,都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就像西方的《圣经》是文学创作无尽的话题和灵感一样,中国宗教也是中国文学或著述以及中国戏剧创作一个经常利用的主题。如佛教关于人生无常、善恶报应、三世轮回的故事,道教关于度脱升天、仙凡殊途、绝世离俗的故事成了中国戏剧常见的内容。

虽然说历代研究者对元代的宗教戏剧多有注意,但是由于概念模糊和研究的粗放,对元杂剧的宗教戏剧常常以“神仙道化”一言以蔽之,误导了后人对元杂剧宗教戏剧的认识。本书意在通过对元杂剧宗教戏剧的研究,使人们对元杂剧宗教戏剧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进而对元杂剧以及元代社会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