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序
福田赳夫是日本战后著名政治家,在历任佐藤内阁大藏大臣、田中内阁大藏大臣、三木内阁副首相兼经济企划厅长官等多个要职后,于1976年就任日本第67任首相。福田赳夫叱咤政坛的年代,恰逢战后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走向低速增长的过渡期,福田内阁相关政策调整及制度设计思想对此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福田重视经济民生,凭借杰出的财政政策能力,较为成功地带领日本克服危机,恢复了经济增长势头。同时,他重视保护经济弱势群体和地区利益。借用本书原著的观点,“战后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既有福利保障、又无显著贫富差别的社会,福田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福田赳夫将与亚洲邻国的关系置于外交重要地位,曾就日本对东南亚政策提出著名的“福田主义”。其要点包括,日本不做军事大国,要为东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日本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与地区国家加强交流,并作为真正的朋友,建立心连心的互信关系;作为对等的合作者的立场,积极配合东南亚各国的团结和“坚韧性”,致力改善与中南半岛各国的关系,努力促进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依仁成里,与德为邻”,对日本外交而言,“福田主义”所包含的和平、平等、协调理念至今仍不乏重要借鉴意义。
与中国领导人一道推动实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成功签署,是福田赳夫最重要的外交功绩。条约以法律形式将中日和平友好关系固定下来,为扩大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1978年8月12日,条约在北京签署之际,福田赳夫与大平正芳等自民党高层在首相官邸全程观看了电视转播。他有感于“《日中联合声明》为日中两国架起了一座吊桥,现在这座吊桥变成了铁桥”,表示“我想利用这座铁桥运输重物,积极地与中国进行交流”。福田还发表谈话,“希望日中友好和平条约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两国长远的和平友好关系,而且可以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30年后,2008年5月7日,福田赳夫长子、时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与中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至此,中日两国自邦交正常化以来签署的四份政治文件当中,有两份是由福田两父子在任内签署的,他们对当代中日关系的贡献值得中日双方铭记。
在战后历史上,福田赳夫无疑是一位对日本内政外交、经济社会走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政治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十余年间,自民党五大派阀领袖激烈竞争,形成“三角大福中”群雄逐鹿局面,最终相继出任首相。而与田中角荣、大平正芳、中曾根康弘相比,中国学界关于福田赳夫的系统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在此意义上,《福田赳夫评传——寻求战后日本的繁荣与安定》中文版值此中日缔约45周年之际出版,不仅极具历史纪念意义,同样也具有填补相关成果不足的重要学术价值。
本书原著由日本岩波书店于2021年6月出版,以大量此前未曾公开的当事人笔记、日记为素材,对福田赳夫的一生进行了全面记述与评价。鉴于本书的重要价值,受福田康夫先生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专门组成由赵刚副研究员领衔的翻译团队,在历经数月辛苦努力后出色完成了译稿。我与日本法政大学名誉教授王敏女士作为中译本监译,在认真审校书稿的基础上,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及原著作者沟通协商,对书中个别处进行了妥善处理,包括必要的删减。期待本书中译本的出版对推动中国学界深化对战后日本发展轨迹、特别是福田赳夫思想及政策体系的研究能有所助益。
最后,由衷感谢福田康夫先生为本书中译本顺利出版所作的重要贡献,感谢王敏教授的悉心帮助,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赵剑英社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王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大项目出版中心副主任张潜和乔镜蜚编辑提供的大力支持及付出的辛勤努力。
杨伯江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