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2章 洪承畴之死
与大同的风云动荡不同,北京城自从豪格、孔有德率军抵达城下,十三座城门便紧闭不开,甚至用泥土石块彻底封死。城内外的联络,只能靠吊篮进行。
“忠义贰臣”骆养性现在正站在吊篮里缓缓下降,手中紧握着一份密旨。这是五月初三日由锦衣卫细作送入城中的,上面盖着太子朱慈烺的印信。令他送往满清敌营谈判。密旨中写明愿以和亲、岁币、割让辽东为条件,换取玄军撤离...
自从李自成退走,吴三桂与玄军又直追而去,北京就处于一种诡异的无主状态。他和光时亨这两个“忠义贰臣”挺身而出,自任“维持会长”,表面上是在等待崇祯父子归来。实际上就只有骆养性自己心里明白了。
吊篮触地,骆养性抬头望了望高耸的城墙。这些天来,他已经习惯了这种上上下下的日子。每次出城,都要面对那些虎视眈眈的玄军将领。
城下,满洲第二勇士鳌拜正等在那里。“鳌章京。”骆养性躬身行礼,“下官带来了抚军太子的密旨。”
鳌拜将骆养性带至豪格营帐内,豪格将骆养性呈上的大明太子令旨反复看了两遍。
心想,这朱慈烺真有意思 ,想要洪承畴,那就成全他。让洪承畴去北京城当守将,再献城投降,岂不是两全其美?也省得他损兵折将。
“来人!”他沉声喝道。
帐帘掀起,鳌拜快步走入。“王爷。”
豪格将令旨递给鳌拜,声音低沉:“立刻带着这道令旨,快马加鞭赶往多尔衮大营。”
鳌拜接过令旨躬身退出营帐,很快,鳌拜率领一队精锐骑兵,马不停蹄地向永平府疾驰而去。一天一夜后,永平府城外。
多尔衮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紧绷的面容。
范文程手捧着令旨,眉头紧锁。他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字迹,神色越发凝重:“这确实是朱慈烺的笔迹无疑。”
多尔衮坐在主位上,眼神阴沉:“豪格这是什么意思?”
鳌拜跪在地上,恭敬回答:“旗主贝勒的意思是,让洪尚书入京,可免我军在城下伤亡过重。”
“退下。”多尔衮挥了挥手,目光转向范文程,“你怎么看?”
范文程放下令旨,小心翼翼道:“王爷,不如让洪承畴去北京立功赎罪?若他能说服北京城投降...”
“你能替他作保吗?”多尔衮冷冷打断他的话,眼神如刀,“若他入城后坚守不降,以他的军事才能,我军如何攻破北京?”
范文程额头渗出冷汗,噗通跪倒:“奴才不敢。”
“哼!”多铎在一旁冷笑,“还保什么?证据确凿,此人分明就是明朝的内应!大同的司马铭已经打出明朝旗号,拒不投降,还接应了朱慈炯的兵马。洪承畴显然是里通外合!”
刚林站在一旁,缓缓开口:“虽然如此,也该给他一个辩解的机会。”
不多时,洪承畴被带到大帐。他看上去疲惫不堪,衣衫有些凌乱,但仍镇定自若。
当他看完令旨后,整个人如遭雷击,双腿一软,跪倒在地。朱慈烺太狡猾了,处处设伏,让他百口莫辩。他明明是个汉奸,却被硬生生栽赃成了忠烈!
“王爷明鉴!”洪承畴声音嘶哑,“臣绝非什么忠烈之士!卑职不过是个畏死苟活的可怜虫罢了!”
多尔衮看着跪地痛哭的洪承畴,摇头叹息:“洪亨九,你就不要自污了。你让大明起死回生,朱慈烺封你为大学士,这份忠烈,令人敬佩。”
“臣冤枉!臣对大清一片赤诚啊!”洪承畴声嘶力竭地喊着,额头重重叩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帐内众人纷纷向他行礼,以示敬意。洪承畴看着这一幕,心如刀绞。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背叛大明投清,却要以忠烈之名而死。
“既然大家都认定你是忠烈,那就成全你吧。”多尔衮一挥手,“拖出去斩首!”
两名甲士上前,架起洪承畴向外拖去。洪承畴疯狂挣扎,声音嘶哑:“冤枉啊!臣真的是清朝的忠臣啊!”
范文程端着一壶酒,快步追了出去:“亨九兄,请饮此杯。”
洪承畴看着眼前的酒,苦笑不已。他哪里还有心思喝酒,只是不停地喊冤。刀光一闪,人头落地,鲜血染红了白雪。
五月初五,德胜门外。
一口大红漆棺材缓缓驶来,由鳌拜率领天龙旗白甲兵护送。骆养性、光时亨等人迎上前去,脸色苍白。
“洪督师人呢?怎么......”骆养性话未说完,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鳌拜骑在马上,神色淡漠:“二位,洪承畴已经送到,请查收。”
“为何装在棺材里?”光时亨声音颤抖。
“自然是死了。”鳌拜耸耸肩,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活人哪有坐棺材的?”
鳌拜挥了挥手,白甲兵们”咚“地一声将棺材放下。
棺材盖被掀开的瞬间,一股腐臭味扑面而来,夹杂着尸体腐烂的恶臭和潮湿木材的霉味。
骆养性和光时亨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捂住口鼻。六月的天气炎热难耐,汗水顺着两人的额头滑落,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气息。
“这...这真的是洪承畴?”光时亨强忍着不适,声音有些发颤。
骆养性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靠近棺材。作为前任锦衣卫指挥使,他对尸体的观察可谓专业。他仔细打量着棺材中的尸体,眉头越皱越紧。
“脖子上有明显的刀痕,而且...”骆养性的目光在尸体颈部停留,“还有缝合的痕迹,这是被人斩首后重新缝合的。”
站在一旁的鳌拜冷笑一声:“不错,是摄政王下的令。”
“为何要杀他?”骆养性追问道。
“因为他一直在为南朝做内应。”鳌拜环抱双臂,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身在大清,心向大明。这种两面三刀的人,死有余辜。”
骆养性心中一惊。若真有此事,以他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不可能毫无察觉。估计又是被太子给坑了。
“你们说过,只要见到洪承畴就交出北京城。”鳌拜突然转变话题,语气变得阴冷,“现在人已经给你们了,城门何时打开?”
骆养性和光时亨面面相觑,一时语塞。这死人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