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章 忘恩负义?
李平安夸奖道:“张爷爷,虽然我这人天赋、悟性都一般,但张爷爷你教的格外认真,多亏了张爷爷你的教导,如今我修炼《古法五禽戏》没有遇到任何问题,而且效果十分明显!”
张青松脸上一下子露出一抹古怪之意,他教李平安《古法五禽戏》是很认真,但李平安展现出来的天赋、悟性可不像他自己说的那般,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都不敢相信,李平安不过是第一次学习《古法五禽戏》,展现出来的熟练度,竟然足以堪比练习几年的学徒。
当然。
他还不知道,这还是李平安有意在他面前藏拙的情况下。
也正是因此,他才会认为,李平安很有可能有学医的天赋,倒不是会《古法五禽戏》的都是医生,而是这一门拳法,与人体息息相关,李平安能这么快熟练这一门拳法,说明李平安很快就能了解到人体的秘密。
中医,本来就是针对人体的医术,李平安能很快了解到人体的秘密,又怎么可能会不适合学医?
“叔,这小子说的《古法五禽戏》是什么?”
张山眼睛顿时一亮,他是第一次听说《古法五禽戏》,可他清楚的知道,只要是张青松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厉害,他不过是跟张青松学习治疗畜生的皮毛,如今就稳坐照顾牛马的活,工作轻松不说,每天还有海量的工分入账,比累死累活的农活还赚得多。
毕竟。
他可是每天都有工分入账,不像农活,有农忙也有农闲,不会一年到头干不完,自然不可能天天有工分赚,如何能与他照顾牛马的活相提并论?
“是我师门的拳法……”
张青松话语还没有说完,就被张山迫不及待地打断道:“叔,那你怎么不教我,你要是怕我学不会,你可以教我们家张林或者张木都行!”
要不是这里有外人,他都忍不住想要骂,自家的好东西,竟然不教自家人,而是教外人,这简直就是吃里扒外。
张青松淡淡地看了一眼张山,虽然他没说什么,但是从他的脸色和眼神,还是能够大概看得出来张山明显是有抱怨,道:“《古法五禽戏》属于师门核心,虽然《五禽戏》很多人都会,但是和我们师门传承《古法五禽戏》有很多不同之处,是不能外传的!”
根据他师父的说法,他们这一门《古法五禽戏》是传承自华佗,是真是假,他不得而知,不过从他接触到的其他《五禽戏》,还是可以发现,许多不同之处,他们这一门《古法五禽戏》明显优胜其他《五禽戏》,充当他们师门的核心本事,是绰绰有余。
“不能外传?”
张山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怒视张青松,但想到眼前这位,可是他亲叔,急忙把眼神之中的愤怒收起,不满道:“叔,你别告诉我,你收这小子为徒了?”
随着张青松回村定居,时常有张家亲戚找上门来,除了打秋风之外,话里话外,都是想张青松收自家孩子为徒,毕竟张青松在县城的风光,他们虽然是没怎么见过,但还是有所耳闻,每次去县城,人家知道他们是张青松的亲戚,也都不会故意欺负他们。
之前。
张青松是何身份,他们是一清二楚,和他们一般无二,却突然之间能在县城有这等地位,还不是他在县城之中拜了位好师傅,学了一身好本事,若是他们家孩子,能把张青松的本事学去,怕是也会有张青松的地位。
说不定还能吃上国家粮!
张山正是其中之一,而且与绝大多数亲戚不同,他可是张青松的亲侄子,就连当年张青松能去县城拜师学艺,还是多亏了他爹出的钱,在其他张家亲戚想把自家孩子拜入张青松门下,他又怎么可能会不想?
怎知。
不管是张家亲戚还是他,都被张山拒绝,虽然他心中很是不满,但他知道,当前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仰仗张青松,他也只能压制住对张青松的意见。
不曾想到……
张青松竟然会收一个外人为徒,他又怎么能不怒?
“不是我收平安为徒,而是平安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要是不及时诊治,很有可能会活不到二十岁,没有办法,我也只能违背师命,教他《古法五禽戏》!”
张青松随口解释了一句,对于张山的生气,没有半点理会,要不是张山是他亲侄子,他是连解释都懒得解释,他做的是救死扶伤之人,就连他师父都能理解,又何须向外人解释?不想和张山纠缠这一个话题,道:“今天不年不节的,你来我家有什么事?”
别看张山是他侄子,但他常年在县城居住,他们之间,是没有太多的走动,除了逢年过节来问候一声之外,其余时间,除非是有重要的事,不然一般都不会来他们家。
“叔,我听人说,你在食堂的时候,给了这小子一本医书,还准备把这小子送去县城医馆当学徒!”
张山哼了一声,这一番话是咬牙切齿地说了出来,他是怎么都没有想到,张青松还有这等本事,要知道这么多年,从没有跟他透露过,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张青松的亲侄子,又或者是张青松看不起他们这些穷亲戚,有什么好事都不会想着他们这些穷亲戚,强忍着心底的愤怒,道:
“我们家张林,年纪也不小了,我不希望他当一辈子的农民,毕竟农民是没有出息的,有本事的,都去吃国家粮,不管是我还是张林这小子,都是没有出息的,不过我们家张林向来聪明,不知叔你能不能把我们家张林送去县城医馆当学徒?”
“别说是你家张林,咱们张家子弟,凡是有天赋的,我早就想把他们送去县城医馆当学徒!”
张青松淡淡地看了一眼张山,话语刚一说完,就见张山那一副愤怒的目光,恨不得当场给他一巴掌,哪有晚辈敢这样跟长辈的,不过多年的养气功夫,再想起眼前这位是自己的亲侄子,再次转移话题道:
“这样吧,你让张林跟在我身边两三个月,我教一教他基本的中医,他要是有天赋,我就送他去县城医馆当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