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重生贾瑞,铁血风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薛家店铺

然而宁王寿元有限,未及数载便龙御归天,随后他两个儿子先后登基为帝,也不过数年就龙驭宾天。

最终登基的是宁王孙子,当时不过三岁。

大周太祖皇帝张宗休,则是宁王的奶兄弟,因获宁王宠信,仕途顺遂,在宁王称帝后,被封为京营都统制。

此人却是野心磅礴之辈,他看宁王去世,幼主登基,天下依旧纷乱不堪,于是便有了“天子,兵强马壮者居之”的心思。

效仿王莽、司马懿,步步为营,篡夺皇权,最终逼朱家皇帝禅让,御极称帝,定国号为大周。

只因他得国之路非正,乃是篡位登基,做不到像白手起家、凭一己之力打下江山的朱元璋那般,压制群臣,革故鼎新。

这位周太祖学的是西晋司马家,对功臣旧勋,多是大行封赏,百般笼络,甚至打破前朝旧例,封了几个异姓郡王,并默许四王八公等开国武勋集团保留一定兵权。

对于前朝留下的官僚士绅,以及一些望风而降的地主豪强,周太祖也没有多加杀伐,多是照盘留用。

及周太祖去世后,登基的周太宗倒是个雄才大略的君王,凭借几场边疆武功和帝王权术,极力压制武勋,强迫勋贵接受了降等承袭。

但终归是周朝得国不正,立国不稳,即使经过几番改革,也难有汉唐盛世气象。

如今周太宗早已去世,后面继任的几个皇帝才能有限。

以至于大周开国不到百年,已然弊病丛生。

若以史为鉴,其情形倒与司马氏建立的西晋颇为相似,皆因得国不正,致使诸多隐患滋生。

以上贾瑞凭借原主记忆,加之自身思索推断得出的结论。

但毕竟原主本就不喜读书,于历史知识所知寥寥,目前也只能得出这些只鳞片爪的思考。

贾瑞暗自思忖,待卖字了结,他还需寻些史书来,细细研读,瞧瞧能否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大周承袭前明,所以依旧在定都在顺天府。

只不过在周太宗时期,因为周太宗钦佩唐太宗李世民,以他为自己的学习榜样。

所以周太宗把顺天府改为长安府,把大兴县改为长安县,意为以唐为师,希望复兴盛唐气象。

所以如今神京的人称呼所在地,有说神京的,有说京都京师,也有说长安的。

但此长安却是原来的顺天,而历史的真长安,依旧被称为西安府。

贾瑞此行的目的,是距离宁荣街不远的文德街上。

在这条街上遍布古玩,字画,古籍,金石等诸多店铺,在神京文人雅士、富商显贵间无人不知,被誉为文脉渊薮之处。

他这一路走来,只见这神京城内,街道还算宽阔平整,还时常能见到雕龙画凤,装饰着精美的绸缎帷幔的马车,这些驾车之人身着锦袍,神色倨傲,一看便是达官显贵的仆役。

但街角巷尾,却也能见到衣衫褴褛的乞丐们蜷缩在墙角,他们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哀求与无奈,伸出的双手干枯如柴,向过往行人乞讨着,希望能讨点吃食熬过一冬。

但过往的路人都是不以为意,且极少有人给他们施舍。

可见此类事情,在神京算是常见现象。

看罢此景,贾瑞对如今的大周有了更多判断。

远观为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但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末世景象,已然初见端倪。

不过贾瑞不是圣人,也不故作悲天悯人,他首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

大约步行了两盏茶功夫,贾瑞来到文德街。

这条街充斥着各类书画古玩店铺,许多儒巾长袍打扮的儒生三五成群在各店铺间穿梭流连,言谈文雅风趣,颇为自得,倒有点后世大学城的味道。

“卖字的话,找个老熟人。”

“那小子的店铺倒是不错。”

贾瑞心中有了人选,正是呆霸王薛蟠。

他们薛家,在文德街就有自己开的店铺。

这薛蟠自从在金陵打死人后,便带母亲妹妹来到神京避难。

薛蟠为了面子,一直宣称自己来神京是做生意。

虽然到了此地后,他男女通吃,一味高乐,但表面功夫总是要做。

于是薛蟠就寻了几个薛家熟识的本地故交,由薛家的官中出资,在神京开了好几家店铺。

红楼梦中,就介绍了薛家所开的当铺“恒舒典”。

围绕这“恒舒典”,薛宝钗和邢岫烟之间便有一段故事。

这只是其中一家罢了,薛家身为几代皇商,底蕴不差,也需要在文道上装装样子,于是便在文德街开了书画古玩店。

这家店名为“聚金阁”,名字尽显富贵,却格调平平,倒也契合薛蟠的为人。

贾瑞与薛蟠先前交情不错,薛蟠曾向他吹嘘,说这书画店生意兴隆非凡,每日进账颇丰,神京的文人墨客对这书画店更是推崇有加。

贾瑞随即问了路人聚金阁在哪,接着便信步走了过去。

......

聚金阁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大店,里面装潢富丽堂皇,随处可见珍玩古物,但来客不多,只有几个小厮在店里打扫擦拭。

掌柜则是坐在雕花红木椅子上,正在百无聊赖地把玩手中玉扳指。

贾瑞一踏入店中,正在店内把玩串珠的掌柜抬眼扫了贾瑞一下,看到是个穿长衫的青年儒生,便并未十分上心,淡淡地拱了拱手,道:

“这位公子莅临敝店,不知有何指教?”

贾瑞见状,不卑不亢地朝掌柜拱了拱手,随即将手中的字递上前去,平静道:

“晚生涂鸦了一幅字,还请掌柜品评一番,看看是否合宜。若合适,不知贵店是否愿意出价收购。”

“又是个来卖字的书生。”

掌柜听闻此言,心中不禁又多了几分轻蔑。

大周仿效前明,依旧是八股科举取士,甚至相比于前明,对科举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在太宗之后几任皇帝,都是极力重文轻武,想用文官来制衡勋贵。

所以普天下多的是白首苦读,想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书生。其中有不少人经年累月在神京应考。

他们这些人缺钱,也没有别的手段谋事,多的是卖字。

所以掌柜并未放在心上,

神京这地儿,别的不说,缺钱缺乐子,可唯独不缺落魄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