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转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拼湊的微光

周毅消失了。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消失,他依旧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依旧穿着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校服。但他整个人像被抽空了灵魂,只剩下一具沉默的躯壳。

他不再转笔,不再在课本空白处涂鸦,甚至不再看向窗外那片他曾说“能让人喘口气”的天空。他像一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上课、记笔记(仅限于老师强调的重点)、下课、离开。动作精准而冰冷,隔绝了所有试图靠近的温度。

陆晓雨手臂上的擦伤结了暗红的痂,微微一动就牵扯着疼。但更疼的是心口。周毅那句“离我远点”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她,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涩意。他不再和她有任何眼神交流,递过去的笔记被原封不动推回,课桌中间那条无形的三八线,此刻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

“喂,你跟周毅吵架了?”课间,林妍凑过来,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我就说吧,靠近他准没好事。看他那副死样子,啧。”

陆晓雨只是低头整理书本,指甲用力掐进掌心,用沉默筑起一道墙。她不能辩解,不能透露任何关于那个下午的只言片语。周毅的伤口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羞辱践踏,她唯一能做的,是守护他仅存的自尊,即使代价是承受误解和疏离。

放学后,陆晓雨没有立刻回家。她抱着书包,里面装着那个沉重的纸袋——装着被撕裂、踩踏的素描本碎片和硬皮封面。她来到了静思林。

暮春的风穿过树林,带着草木的清香,却吹不散她心头的阴霾。她坐在那张熟悉的石凳上,小心翼翼地将纸袋里的“残骸”倒在干净的石面上。支离破碎的纸张,沾着泥土和鞋印的污迹,有的被粗暴地撕成两半,有的只剩下指甲盖大小的碎片。那张被周毅亲手撕碎的“保温杯”画像,更是碎得难以辨认。

陆晓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镊子、无痕胶带、干净的软布和一个小巧的LED台灯(借口说要熬夜复习从家里拿的)。她深吸一口气,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第一步是清洁。她用软布蘸着一点点清水,极其轻柔地擦拭着每一片碎片上的污渍,动作小心得像在触碰易碎的蝶翼。有些污痕太深,无法完全去除,留下了淡淡的印记,如同无法磨灭的伤痕。

接着是最艰难的部分——拼图。她将相对大块的、有清晰线条的碎片先找出来,试着拼凑人物的轮廓。周毅的画风独特,线条流畅而富有表现力,这成了唯一的线索。她对照着记忆中翻看素描本时的画面,一点一点地寻找着能衔接的笔触。

时间在专注的拼凑中无声流淌。夕阳的金辉渐渐褪去,暮色四合。小台灯发出柔和的光,照亮了石桌上那片方寸之地。陆晓雨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睛因为长时间聚焦而酸涩不已。手臂的擦伤也在隐隐作痛。但她没有停下。

她拼出了自己在文学社书架前踮脚的背影,拼出了在静思林看书时垂落的发丝,拼出了解不出题时蹙起的眉头…每一块碎片被归位,都像在缝合一道看不见的伤口。最难的是那张“保温杯”画像。碎片太小太散,她只能凭着记忆和对周毅画风的熟悉,一点点尝试。当那张她捧着保温杯、耳尖微红的侧脸终于勉强重现时,陆晓雨的眼眶瞬间湿润了。画中女孩的羞涩和温暖,与此刻碎片的狼狈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夜深了,虫鸣声在寂静的林间格外清晰。陆晓雨终于完成了初步的拼贴。破碎的纸张被小心翼翼地用无痕胶带固定在新的、厚实的素描纸衬底上。那些无法避免的裂痕和污渍,如同伤疤般留在了画面上。她没有试图掩盖它们,只是尽量让画面恢复原貌。最后,她将修复好的内页,一页一页,极其小心地重新粘合到那本被撕裂成两半的硬皮封面里。封面那道狰狞的裂口,她用素雅的米白色布纹胶带仔细地缠绕、加固。

一本“重生”的素描本静静地躺在石桌上。它不再崭新光滑,它布满了伤痕和修补的痕迹,像一件历经劫难后修复的古董。它沉重,脆弱,却又带着一种不屈的生命力。

陆晓雨将它紧紧抱在怀里,感受着硬皮封面下那些伤痕累累的纸张。她不知道周毅会不会接受,不知道他会不会再次将它撕碎。但她必须做完这件事。这不仅是为了还给他一件东西,更是为了告诉他:**我看见了你被撕碎的星光,我看见了你的伤痕,但在我眼里,它们依然值得被拼凑,被珍藏。你值得被这样对待。**

第二天清晨,陆晓雨第一个来到教室。她将修复好的素描本,轻轻放回了周毅的桌洞最深处,用几本厚厚的课本掩盖好。然后她回到自己的座位,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几乎要震碎肋骨。

周毅踩着早读的铃声进来,依旧面无表情,像一尊移动的冰雕。他放下书包,伸手进桌洞拿课本。陆晓雨屏住了呼吸。

她看见他的动作明显顿了一下,手指在桌洞里停留的时间比平时长了几秒。然后,他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抽出了物理课本,“啪”地一声放在桌上,翻开。整个过程,他没有向陆晓雨这边投来一丝目光。

一整天,陆晓雨都在忐忑和微弱的期待中度过。周毅没有任何异常,仿佛桌洞里那本沉重的秘密根本不存在。直到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

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和偶尔翻书的声音。陆晓雨正低头做英语阅读,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的小纸条,被两根修长的手指从桌子下面飞快地推了过来,落在她的练习册上。

她的心猛地一跳。纸条很干净,没有任何字迹。她迟疑了一下,轻轻打开。

里面没有文字。

只有一张很小的、用铅笔画成的简笔画。

画的是一双极其专注的眼睛,微微低垂着,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眼神里盛满了小心翼翼的温柔和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那双眼睛,分明就是昨晚在静思林台灯下,拼凑碎片的她的眼睛。

画的右下角,没有签名,只有一个小小的、几乎看不清的图案——一颗被裂痕贯穿,却依旧努力散发着微弱光芒的星星。

陆晓雨猛地抬头看向周毅。

他依旧保持着看书的姿势,侧脸线条冷硬。但陆晓雨敏锐地捕捉到,他握着笔的手指,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耳根处,似乎也染上了一层不易察觉的、极淡的绯色。

他没有说“谢谢”,没有说“对不起”,甚至没有看她一眼。

但这张小小的、沉默的、画着她眼睛的纸条,像一道微弱却无比坚定的光,刺破了笼罩在他们之间厚重的冰层。

陆晓雨将纸条紧紧攥在手心,那冰凉的触感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她低下头,将脸埋进臂弯,肩膀几不可察地轻轻颤动了一下。再抬起头时,她看向窗外那片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天空,嘴角终于弯起了一个小小的、如释重负的弧度。

破碎的星光或许无法完全复原,但有人愿意在废墟中低头寻找,有人愿意用笨拙的双手去拼凑,那么,总会有微光重新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