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真传铁砂掌:刚柔篇
夜色如墨,沉沉地笼罩着铁掌帮坞堡。白日演武场的喧嚣早已散尽,只剩下山风穿过嶙峋石壁发出的呜咽,以及远处洞庭湖隐约传来的波涛声。分配给亲传弟子的独立石屋内,只有墙角一盏长明油灯散发着昏黄摇曳的光晕,将苏墨(惊墨)伏案苦读的身影拉长,投在冰冷粗糙的石壁上。
石桌上,摊开着那本裘千尺亲赐的《铁砂掌真传·刚柔篇》。书页泛黄,纸质坚韧,带着岁月沉淀的独特气味。上面的文字并非印刷体,而是用苍劲有力的毛笔小楷手书而成,墨色沉凝,力透纸背。字里行间,还夹杂着许多细密的朱砂批注和简略的人形运劲图谱。
苏墨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墨字和图谱,精神高度集中。无穷的悟性(∞)在此刻展现出了恐怖的威力。那些艰涩的口诀、复杂的筋络运行路线、玄奥的发力技巧,如同被拆解成最基础的符号,源源不断地涌入她的脑海,被迅速理解、吸收、重组。
“力非莽撞,劲有阴阳。刚者,摧城拔寨,无坚不摧;柔者,绵里藏针,润物无声…”
“力透三层,非指蛮力叠加,乃劲力传导递进之妙。皮膜为引,筋骨为桥,脏腑为源…”
“收放如潮,起于涌泉,发于腰脊,贯于指尖。收时敛劲如巨鲸吸水,放时吐劲如天河倒泻…”
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又带着难以言喻的玄妙。苏墨越看,眉头蹙得越紧。这真传的核心,不再是初篇那种相对粗放的爆发,而是对力量极致的精微操控!要求将一股沛然巨力,如同流水般分出层次,在不同的时机、以不同的方式渗透、传导、爆发或收敛。更要在一掌之中,刚柔两种截然相反的劲力随时转换,如臂使指。
“刚极生柔…父亲当年说的,原来是这个意思…”苏墨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但随即又被更深的凝重取代。明悟是一回事,要做到,却是另一回事。这比寒铁桩前单纯追求力量凝聚和减少反震,难了何止千百倍!
她放下书册,走到石屋中央那片特意留出的空地上。深吸一口气,回忆着图谱上的姿势,沉腰坐马,意念沉入丹田,尝试调动内息。
右掌缓缓抬起,五指微张。她按照口诀,尝试将内息分成三层:最外层包裹手掌,模拟柔劲的吸附与感知;中间层凝聚于掌骨筋络,作为刚劲爆发的桥梁;最内层则沉于脏腑,作为力量的源头蓄势待发。
“喝!”她低喝一声,对着面前的空气,模拟击打寒铁桩的动作,一掌推出。
动作僵硬,滞涩无比。想象中的三层劲力如同纠缠在一起的乱麻,根本无法清晰分离和控制。外层柔劲太弱,几乎感觉不到;中间层的力量传导不畅,断断续续;内层的脏腑之力更是调动困难,如同隔着一层厚重的膜。一掌推出,感觉十分别扭,掌风微弱,远不如之前全力爆发时的刚猛,更谈不上什么刚柔并济。
“不对!”苏墨收掌,眉头紧锁。再次尝试,意念更加集中,试图强行将三层劲力剥离。
这一次,内息在筋络中猛地一冲!
“嘶——!”一股尖锐的刺痛瞬间从右臂筋络中传来,如同无数细针同时攒刺!游戏角色的血条微不可察地波动了一下,飘起一个【-1】(内息反噬)的伤害数字。更让她心惊的是,现实中的右臂,同样的位置,也传来一阵清晰的、仿佛肌肉被过度拉伸撕裂的酸痛感!
双重痛楚叠加,让苏墨闷哼一声,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她踉跄一步,扶住冰冷的石壁才稳住身形。
“收放如潮…起于涌泉…”她喘息着,回忆口诀,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题出在哪里?是意念不够纯粹?还是对内息的控制力太弱?或者,是身体(角色和现实)还无法适应这种精微到极致的操控?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游戏里,这双手白皙修长,指节分明。现实中,那新生的莹白掌心在灯下泛着微光。在这双手上,她仿佛能看到力量的脉络在流淌,却又如同奔涌的岩浆被强行束缚在狭窄的河道里,稍有不慎就会反噬自身。
不能急!裘千尺说得对,刚极易折!这真传掌法,容不得半分急躁和蛮干。
她闭上眼,不再追求一掌的威力,而是如同在洞庭湖练习水上漂时那样,将全部心神沉入最基础的感知。意念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一丝丝地感受着丹田内息的流淌,感受着手臂筋络的细微震动,感受着肌肉纤维的收缩与舒张。
内息再次缓缓调动,这一次,她放弃了强行分层的念头。只是让意念引导着那一丝微弱的气流,如同溪水般,从丹田涌出,沿着图谱上标注的最基础、最安全的路径,极其缓慢、极其轻柔地流向手掌。
流过肩井穴时,筋络传来微弱的酸胀…
流经曲池穴时,气流似乎顺畅了一丝…
抵达手腕内关穴时,手掌传来温热的麻痒…
没有刚猛的爆发,只有一种缓慢的浸润和疏通。奇妙的是,随着这种极其缓慢、专注的引导,刚才那股筋络撕裂的刺痛感竟缓缓平复了下去。现实手臂的酸痛感也随之减轻。
苏墨心中一动。她再次抬起手掌,没有发力击打,只是对着空气,极其缓慢地做出推、按、拂、抹的动作。动作笨拙而缓慢,如同蹒跚学步的孩童,但她的眼神却越来越亮。
在这缓慢的演练中,她开始隐约捕捉到一丝“柔”的感觉。不是力量上的弱小,而是一种内敛、一种包裹、一种如同水流般无孔不入的渗透感。当她意念专注于“收”时,那缓慢流动的内息仿佛真的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吸附力;当她意念转向“放”时,气流又似乎有了向外逸散的倾向,虽然极其微弱。
不知过了多久,油灯的灯芯发出轻微的爆响。苏墨才从那种奇特的沉浸状态中回过神来。手臂不再刺痛,反而有一种温润的暖意。虽然离掌握“力透三层,收放如潮”还差得远,但至少,她摸到了门槛的方向——以极致的“柔”与“缓”,作为驾驭那恐怖“刚”力的基础。
她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看向窗外深沉的夜色。石屋内寂静无声,只有她悠长的呼吸。现实中的身体躺在冰冷的神经链接舱里,但苏墨能感觉到,在刚才游戏里那缓慢的引导和疏通中,现实的双臂筋络似乎也经历了一次细微的“按摩”,疲惫感减轻了许多,那新生的掌心皮肤下,力量的流动似乎更顺畅了一丝。
她重新坐回石桌前,再次翻开《刚柔篇》,目光落在那些繁复的图谱和口诀上,眼神已不复最初的凝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执着。
“力透三层…收放如潮…”低语在石屋内回荡。长夜漫漫,掌道精微,才刚刚开始。石壁上摇曳的灯影中,她伏案的剪影,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