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金代契丹人研究
本书主要是从金代契丹人的军事、政治、文化等的活动、契丹人的社会组织、周边政权对契丹人的影响及金廷对契丹人的统治政策等加以论述,从而全面的廓清金代契丹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金政权的影响。民族学17.2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民族的渴望:缅北“怒人”的族群重构
本书为云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缅甸北部的“怒人”源自中国怒江地区中国怒族中的“阿侬”、“怒苏”两部,他们在当代缅甸国家民族建构中没有获得独立的民族身份,由此引发了其族群重构运动。出于对本族语言、文化保持及民族身份获取的需要,历史上交往较少的阿侬与怒苏两部实现了联合,以中国怒族的建构模式为范本,通过社会身份的强化、文化传统的重塑、书写系统的创制、怒语基督教神学系统的建立以重构作为一个完全民族实体民族学18.2万字3.3万人气 - 会员
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2007年北京论坛分论坛文集
《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一书,收录了2007年第四届北京论坛“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存”分论坛上的22篇论文。这些由国内外著名学者提交的论文涉及民族/族群研究和宗教研究的各个重要领域,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和中国学者在民族/族群研究和宗教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对一些人们普遍关心的核心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民族学27.8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中国东北汉文化史述
《中国东北汉文化史述》以考古新发现的全新视角,对东北地区的辽西红山文化、本溪庙后山文化、兴隆洼文化等经过梳理,发现史前东北文化区有13项全国第一,被专家认定东北乃中华文化第一祖源。汉族是东北地区的主体民族,汉文化是东北地区的主体文化。汉政权在东北有时可以断档,汉文化始终没有断档,而且居于东北的各民族以及各民族政权,无不接受汉文化的滋养而成长壮大,乃至入主中原或半入主中原。汉文化也接受了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学25.8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西方看中国:18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
“国民性”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群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倾向与特征。本书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系统地研究“他者”视野中中国国民的深层心理意识和复杂性格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全书将18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分为“颂华派”和“贬华派”两大部分,以历史的、逻辑的顺序依次对其展开具体透析和理论评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18世纪西方的中国人民族学17.5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中国人的本色
费正清说,中国人有一种深藏不露的文化优越感。过去的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传统的政制,又几乎剥夺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中国人勤劳、善良,却独善其身而漠视其他。当“帝国陨落”之后,他们又死扛着面子,自卑地回忆过往的唐宋荣景。民族学14.4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新疆双语教育工作专题研究
《新疆双语教育工作专题研究》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书中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读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可以更好的学到所学不到的知识。我们就新疆和平解放以来,加强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加以整理。民族学18.3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看懂以色列局势(套装共三册)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以色列是一个小国,但建国以来一直吸引着世界的注意,既受到许多人青睐,也常常成为抨击的对象。为什么国际社会如此关注以色列这样一个小国?:它的未来将会怎样?本书探究的正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从无人机到卫星,从导弹防御系统到网络战,以色列在将新技术应用于现代战场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独霸中东:以色列的军事强国密码》:为我们展示了这个仅有800多万人口的小国是如何长期身处战民族学103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世界民族·第七卷:欧洲
本卷设“综述”一篇,约3万字,对该洲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进行整体性论述。内容包括该洲一般情况、人文地理特点、民族-国家格局的形成、种族与民族结构、宗教信仰与语言分类等。在“综述”之后,按照国家分别设置篇目。各国按基本统一的内容和结构撰写,包括该国的形成历史与独立过程;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现状;政府民族政策等。民族学28.1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世界历史的教训:民族国家信仰及其祸福
新史学经典,人类社会永不过时的警示。十八、十九世纪以来,帝国崩溃,民族国家兴起。在这股狂潮中,既有新兴国家的独立之可喜,也有争战残杀乃至引起世界大战这样的空前浩劫之可悲。海斯教授鉴于民族主义的盛行,乃著是书,分析民族主义的由来、种种表现及其导致的后果,以警醒世人,保持开放多元的国际观,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来自卡尔顿·海斯教授的追问引人深思:我们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代,当我们民族学17.5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民族学如何进步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民族学如何进步》汇集了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论文,围绕中国民族学理论与话语建构、民族学学科建设、民族学发展历程等主题展开论述,为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的建立建言献策。作者均为民族学、人类学界的著名专家,如杨圣敏、郝时远、王铭铭等。民族学20.7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亲历与见证:民族团结誓词碑口述实录
这本由佤族部落头人之子肖子生讲述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历史,不仅客观呈现了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的历史过程,也是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实践特色与基本经验的钩沉,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与实践正确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历史见证和再现。全书由图片、正文、附录三个部分组成,为读者再现、复原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的历史面貌;图片则由与民族团结誓词碑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和肖子生家庭历史照片组成。民族学19.4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多重情境下的西南民族研究:基于李绍明的民族学史考察
书稿以李绍明为个案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研究,最主要的分析对象是李绍明的口述访谈材料以及他的学术作品。文章虽涉及人物的人生历程,但却不是人物传记研究,因而不涉及对人物的是非功过作价值判断。严格说来,这项研究毋宁是“对一位人类学家进行的人类学研究”(theanthropologyofananthropologist)。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这位新中国培养出来民族研究者的学术人生,去理解具有“民族学22.8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如何做田野笔记
近几年,许多人类学家开始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而众所周知,民族志写作的起点和基础是研究者的田野笔记。那么,如何做田野笔记呢?为此,三位具有丰富田野实践和教学经验的人类学家,给出了一系列实用而又指导性的建议。本书通过大量的正在撰写的、“未完成的”田野笔记实例,考察了田野研究者如何将亲身经历和观察写成田野笔记的过程,讨论如何运用田野笔记来讲述民族志故事的方法,以及帮助研究者基于田野笔记撰写民族志的关键步骤民族学19.7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大象与民族学家
该书是一本文化人类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而且也颇具可读性。该书从欧洲人对大象的认知作为一个例子,开始探讨欧洲人如何通过大象建构对异域文化如非洲的想象。作者接着又扩展到欧洲人对其他民族之间的这种认知历史中,如通过马卡拉形象探讨了对印度大陆的认识历程,通过装饰花纹对西亚文化的认识,以及还有对美洲原住民和中国的认识历史等等。民族学6.8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
在全面梳理民族史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个核心问题,以公正的理论说服力和充足的史实材料,系统综合阐述民族史学理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进一步厘清我国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这一客观历史事实,阐明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脉络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努力尝试建构民族史学理论的初步体系,为今天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民族学26.9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汉化与胡化:汉唐时期河西的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由于各民族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人口数量和社会发展状况不同,民族融合的方式和类型也有别。河西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交流史。历史上河西各民族的活动,不仅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对于保障西北边疆安全稳定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书就是关于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迁徙交流和发展演变的研究。民族学28.8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西北边疆民族史地论集
蔡家艺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蒙古史及西北民族史的研究。他参加故宫满文档案汉译的整理工作多年,积累了大量资料,在西北民族史的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1982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调查组,到新疆蒙古族地区进行考察。本书是蔡家艺先生精选的文集。民族学29.6万字2.6万人气 - 会员
西北民族论丛·第九辑
《西北民族论丛》是陕西师范大学与我社长期合作的项目,自第八辑以来已正式列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所收文章水平很高。第九辑共有论文22篇,译文1篇,主要内容为我国古代西北民族历史与文化,作者多为在这一学术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专家。民族学29万字2.6万人气 - 会员
互嵌式社会与民族团结:人类学的视角(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丛书)
本书以“互嵌式社区”向“互嵌式社会”的转变为研究理路,探讨了经济、社会、文化、民俗等领域民族团结的生成和表现。以宁夏、内蒙古、四川、广西和陕西等地不同民族文化交往、传播和并存的现实为基础,重点讨论了扶贫工作中的民族关系、互嵌式社区的交往与心态、民俗交往中的地区性、乡村天主教与村落生活等问题,尝试通过基层社会内部多样性如何共存与共同性如何生成的研究,深化对于“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政策话语民族学19.8万字2.6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