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教育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健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高职教育的不同发展时期,评价目的和评价指标各有侧重。在高等职业院校迅猛发展时期,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评价主要是对一所学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与投入情况进行评价,从而使高职院校将重心更多地放在获取外部教育资源上,以达到评价标准。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同期,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六部门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等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学校、行业、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因此,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重点。
教育评价由重视教育资源投入到重视教育产出,从关注外部影响因素及教育结果向关注教育过程转变,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必然选择,也符合世界高等教育评价发展的潮流和趋势。20世纪末,美国面向本科生和高职院校学生分别做了以学生学习参与为核心的调查问卷,随之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了学生学情调查工作,对参与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2007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启动对美国“本科学生学情调查”问卷的研究工作,2009年,全国多所本科院校自愿参加问卷调查。随后,该调查每年在全国分层抽取本科院校施测,并建立常模,对中美本科生、国内不同高校本科生学情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促进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生学习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评价体系,本研究引入了美国“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调查”工具,开展了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主体的学情调查,既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也有助于各高职院校了解学生的学习参与及学习效果等真实情况,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书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在本书完成过程中,得到了李兰巧研究员、杨峥威等老师的极大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感谢在调研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的高职院校师生。此外,本书汲取了众多相关研究成果,引用了一些宝贵的资料,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纰漏,敬请各位专家、同行和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肖毅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