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研究: 基于学习参与视角的实证调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路和战略举措。2014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高职(专科)院校共计1327所,占普通高等学校的59%。我国高职院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高职院校发展现状,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国内主要有教育部组织开展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以及民间第三方组织的排行榜等评价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外部评估以促进高职院校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些举措对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行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是以资源投入为主导的评价模式和标准,使学校把重心更多地放在获取外在资源,以达到评估条件与标准上,却忽视了对人才培养对象——学生的关注,忽略了高职教育的使命与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王根顺,邓红.国际比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测量——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2).美国学者弗雷泽(Frazer)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指学生的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中所学的“东西”。陈玉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毕家驹指出,从学生身上看到的质量理应是最直截了当、最能说明问题的。毕家驹.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发展动向[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4).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习过程,以如何促进“学”来引导“教”,这也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周玲,杨春梅等.国际视野下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从国内外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现状看,美国对学生学情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较为成熟,不仅在衡量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方面作出了贡献,它的影响力也波及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为国际间建立常模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平台。其研究结果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和州教育机构的不同领域,如政府及学校决策、开展绩效评价;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使家长了解各学校间的教学资源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不同院校的特色和优势。

我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学生学情调查,积极开展研究和讨论。2009年,清华大学引入美国“本科生学情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简称NSSE)工具,每年随机分层抽取百余所本科院校进行“中国本科生学情调查”,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本科生学习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已有研究没有专门开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的研究。因此,如何借鉴外国经验,客观考虑文化、地域差异等因素,在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学情调查已成为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引入了美国“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调查”(Community College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简称CCSSE)工具,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评价体系,既会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形成有益补充,也将有助于各高职院校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效果等真实情况,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一般认为,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载体,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其招生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力者,基本修业年限为专科三年、本科四年,非全日制的修业年限适当延长。目前,专科教育阶段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从专业类型区分,主要分为理工、文史、艺术等。从结构上看,高职院校现在主要有五类:一是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大学;二是独立设置的高等专科学校;三是成人高等学校;四是本科学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五是本科学校举办的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李兰巧.教与学的和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职业技术学院是1993年以来通过“三改一补”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目前已成为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内涵也日渐拓展。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 http://www. moe. gov. cn.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概念的内涵是动态的,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本书研究的高职院校目前定位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技术学院,其招生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力的学生,专业类型主要分为文科类、理科类和艺术类,基本学制为三年。

(二)学情

随着对学情调查研究的日渐深入,学者们对学情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诠释不断丰富。目前对学情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周荣政认为,学生的情况、特点即学情,它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等。周荣政.把握学情的策略[J].江西教育,2002(2).郑明江认为,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等诸多要素。郑明江.构建学情理论全面关注学情[J].小学语文教学,2002(5).持类似观点的研究者侧重于将学情理解成教学设计的起点,了解学情更多是针对具体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服务。

王秀平等将学情分为六个维度,即学习目的和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焦虑、学习策略、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的评价,并据此对北京市大学生学情进行调查。王秀平,杜智敏,马喜亭,张春先,傅钰,隋仲坤.北京市大学生学情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8(9).史秋衡等主要从大学生学习观、课堂体验、学习方式和学习收获四个维度编制量表,调查大学生的学习观、课堂体验、学习方式和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2).清华大学罗燕等对美国“本科生学情调查”工具进行了汉化工作(NSSE-China),汉化后的调查工具主要包括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的水平、生师互动的水平、教育经验的丰富度以及校园环境的支持度五个维度罗燕,海蒂·罗斯,岑逾豪.国际比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测量——NSSE-China工具的开发:文化适应与信度、效度报告[J].复旦教育论坛,2009(5).,罗燕、史静寰等使用汉化版NSSE-China对清华大学等高校本科生进行学情调查,随后全国众多本科院校使用该调查工具进行本科生学情分析。

学情包含的内容比较宽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笔者认为,学情研究离不开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等教学措施。因此,本研究借鉴了美国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调查中心开发的“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调查”问卷,修订后形成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调查”问卷,主要从师生互动质量、学生学业挑战程度、学生主动合作水平、学生努力程度、教育环境支持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进行调查研究。

(三)学生学习参与

学生学习参与(Student Engagement),也有学者译作“学生学习参与度或学生学习投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乔治·库恩(Kuh)于2001年第一次明确提出的。阿斯汀(Astin)认为,大学生学习参与指的是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投入的心理和体力的总和。A. Astin. Achieving Education Excellence: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riorities and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Z].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85.库恩认为,学生学习参与是一个测量学生在有效教育活动中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程度(精力),以及高校吸引学生参与到有效教育活动中的力度的概念。G. Kuh. As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 [J]. Change,2001(3).柯慈(Coates)认为,学习投入的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关于一般意义上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二是学校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吸引学生参与活动。Hamish Coates. Development of the Australasian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Higher Education, 2009(10).

此外,国内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学习参与的内涵进行了讨论。乔晓熔认为,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开始和执行学习活动时行为上投入的强度和情感上体验的质量。投入既包括行为投入,又包括情感投入。投入可以通过开始、参与、努力、在困难或失败面前继续尝试等行为上的表现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积极、乐观、热情、高兴、好奇、兴趣来体现,并可以在奋斗目标的行为中得到证明。乔晓熔.中学生数学学习自我决定及其与数学学习投入的关系「D].开封:河南大学,2006.苏红等人认为,学习投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消耗的经费、时间和精力等资源的总称。苏红,章建石,朱生玉.教师学习投入状况及特征[J].教育科学研究,2007(5).

陈昌贵、牛端从学生参与式学习的角度出发,认为大学生参与式学习主要指大学生在课堂教学、科技活动和学校管理社会活动中的积极参与。陈昌贵,牛端.论大学生参与式学习[J].高教探索,2001(4).赵丽敏从学生学习参与的角度出发,认为学生学习参与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赵丽敏.论学生参与[J].中国教育学刊,2002(8).

本研究认同并采用库恩的观点,认为学生学习参与既是测量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有效教育活动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的概念,也是测量高校吸引学生参与到有效教育活动中的力度的概念。其中有效的教育活动是指富有教育意义的、大力支持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的活动,主要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强调投入学习中的时间、鼓励同学之间的密切合作、良好的师生互动及对教育环境的支持程度等。对学生学习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学生的参与行为、学校和教师的支持行为和学生的发展。

三、研究意义

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范式,“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它的引入不仅为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评估提供了新视角,也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提供了有益补充,有助于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估研究的发展与深入,继而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提供保证。同时,我国对学生学习参与的研究和探讨尚且薄弱,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参与的研究尤为匮乏,本研究将对丰富学生学习参与理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实践上看,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调查研究有利于各院校发现并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对回收数据统一分析,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学情分析常模,将有利于院校间彼此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从而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本项目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比较研究等方法。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学生学习参与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本研究的研究设想。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抽样,采用开发的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调查”问卷,选取各类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现状。三是采用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抽样调查的高职院校间学生学情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研究结论,为提出有益建议与对策提供支持。

五、研究思路

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学生学情的相关研究成果,概述国内外高校学生学情研究的历史变迁,对学生学情研究理论基础进行挖掘。其次,介绍美国“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调查”现状,并结合我国国情对评价指标进行重新修编,分析评价指标的信度和效度形成调查问卷。同时,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抽取六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学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关结论,并有针对性地就如何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现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

调查工具开发是后续研究的基础,引入美国“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调查”工具并非对其进行简单翻译,还需根据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适应以及信效度检验,这是研究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同时,我国学情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尚未开展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调查,这些因素将对开展研究产生一定影响。

从研究创新角度看,本研究首先,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引入学生学情调查工具开展研究工作。其次,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采用增值评价法进行评价,有利于各院校了解学生各项能力的增量情况,依据数据探寻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最后,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家长了解各学校间教学的资源使用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各院校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