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与性别平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性、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基本涵义

性、性别与社会性别经常被交叉使用。性,有时又被称为性别,社会性别有时也被称为性别,至于人们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性、性别和社会性别的概念,则更为复杂多样。

(一)“性”概念的基本内涵

《辞海》将“性”解释为:“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如性病;性行为;性意识。”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第2175页。这一释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性的人类化和社会化特征。在英语词语释义中,“sex”有四方面涵义:刘建中、孙中欣:《社会性别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第61~62页。第一,指人类和其他物种生殖器解剖学意义上的生物学特征,用男女、雌雄来表示;第二,直接指代生殖器;第三,指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等;第四,指性现象或性行为。在英语中,sexuality指“超越生理特征的更广泛的涵义”,诸如“性欲望、性信念、性态度、性价值、性行为、性实践”,刘建中、孙中欣:《社会性别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第62页。在汉语中被译为“性”“性存在”“性性”等。20世纪下半叶以后,人们着重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人类“性”的影响,而不仅仅从生理和心理上认识这一人类的特征和行为。

在相关研究和实践中,性(sex)多被解释为:“生理性别或曰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对称,“指普遍存在的、一般不可改变的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在国际劳工组织成员中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中国项目组:《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指导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第4页。有时也“指代性心理以及性活动”。刘建中、孙中欣:《社会性别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第62页。在中国,一些推进性别平等的实践项目比较注重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对称,以使人们理解二者的区别和社会性别的可塑性。而许多性别研究则着重于社会性别的论述,用社会性别作为基本分析范畴研究问题,避免落入生物决定论陷阱,有观点甚至认为没有所谓纯粹意义的生理性别,或者说生理性别也是社会文化建构的。性研究也着重于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对“性”的建构,以及性所承载的复杂权力关系。有观点甚至认为,完全没有“自然的性”,认为:“社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身体,并且让生殖差异在其中扮演要角。对性别的社会过程来说,没有固定的‘生理基础’(biological base)而是一种让身体进入社会过程的场域,我们的社会行为就在这种场域中处理生殖差异。”〔澳〕R. W. Connell: 《性/别:多元时代的性别角力》,刘泗翰译,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4,第24页。这种观点认为,性与性别是社会对身体的关涉社会秩序的权力运作,性与性别不是生理的,而是选择,关键是在社会场域中,是谁在选择、谁能选择、怎样选择等问题。关于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也有观点认为,社会性的性是以自然性的性为基础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还有观点批判社会性的性夸大了自然性的性,将它转化为社会规则,却仍以自然性来维护它的“不可变”。

(二)性别、社会性别(Gender)概念的基本意义

《辞海》关于“性别”的解释,将其置于“性”的原意中,释义为“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将人的性别与生物、动物并列释义,凸显了性别的自然(生物)意义。仅就《辞海》的解释而言,“性别”反而比“性”更具自然性。

关于何谓社会性别有多种解释,因为它指涉社会、历史、文化建构出来的关于性别的所有内容,范围极其广泛,难以界定。中国学者参与编写的最早的一本社会性别培训教材,将社会性别界定为:“泛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与评价”,卜卫、王佐芳等:《性别与发展培训手册》,联合国开发署驻华代表处,1998。适应参与式培训的需要,这一界定将社会性别的核心内涵界定为社会对男女的“期待、要求与评价”,试图揭示男刚女柔的性别气质,男外女内的社会分工,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的价值评判都是“社会化”的结果,它伴随不公平的资源分配和能力培养,导致男女社会关系的不平等。社会性别概念传入后,中国最早的一本《女性学》导论类教材对社会性别有两种界定:一种观点认为“性别(Gender)则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27页。这一界定主要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将社会性别界定为性别特征及其个体的内化过程。另一种观点直接运用社会性别概念,认为“社会性别的差异是指两性的生物差别经由社会制度化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以及性别分层和性别不平等”。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66页。这一解释强调性别差异的社会建构,即性别差异是在生物差别基础上,通过社会性别制度化力量建构的结果,表现为男女不同性别的行为规范和角色以及不平等的性别关系。2005年以后出版的女性学导论类教材和相关研究,多将社会性别界定为“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韩贺南、张健主编《女性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第46页。这一界定主要借鉴了《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谭兢嫦、信春英:《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和牛津社会学词典对社会性别的释义,着重于社会性别的社会文化涵义和性别之“别”,将社会性别的基本内涵界定为社会文化建构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包括人们对性别差异的理解、男女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试图跨越描述性阐释,聚焦社会性别的基本内涵。近年来,有学者将社会性别界定为“在某一历史时期内,跟男女两性有关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心理、行为等特征,指代一种社会地位以及性别身份”。刘建中、孙中欣:《社会性别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第34页。这一观点在社会性别的界定中,跨越了社会学的视角,强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对性别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