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性别文化的界定与“嵌入性”
以下主要从“大文化”、广义文化的角度认识性别文化,从而揭示文化的特殊属性,从性与性别的基本涵义入手理解性别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大文化”视野下的性别文化
2003年9月彭珮云同志在中国妇女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先进性别文化问题,此后一些学者着力对性别文化概念予以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性别文化界定为“有关性别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这一界定,从文化的本质属性切入,强调关于性别的价值观与意义,凸显性别文化的群体共享、传承与积累。另一种观点认为性别文化是“基于男女两性社会特征、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知识经验、风俗习惯、制度规范等意识形态及表现”。这一观点着重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性别的社会性,主要指男女两性的社会特征、社会行为、社会需求等社会性特征与社会关系;二是关于男女两性社会性特征的意识形态表现,诸如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知识能力、风俗习惯、制度规范等。还有观点认为:“性别文化应指社会对男性、女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性别规范和组织结构。”这种看法认为性别文化有四层涵义:其一是人们关于男性、女性的看法和态度;其二指两性的社会关系;其三为关于两性价值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其四是关于两性价值与社会关系的组织结构。
以上可见,研究者关于文化与性别的看法不同,关于性别文化的界定各异。从文化的本质属性上立论,文化即为自然的“人化”与“人类化”,而“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古人讲“食色,性也”,今人亦言“饮食男女”。吕思勉曾经谈道:“从理论上说,人的行为,也有许多来自机体,和动物无以异的,然亦无不披上文化的色彩,如饮食男女之事,即其最明显之例。”性本能有自然属性的色彩,人的身体的性别特征也有自然属性的因素,然而,作为人的性与性别必然是文化的。“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也改造‘改造者’自身”,“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而人类所“改造”的自身包括“改造”“创造”的性与性别,这便是凝结在文化事象中(物质的、精神的)所有的性与性别意义的总和。或者简要地说,性别文化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关于性本能、性别的自然属性的“人化”“人类化”。这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泛指人类对自身性本能和性别的自然属性“人化”“人类化”的一切成就。大文化视野下的性别文化,开启了认识性别文化特性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性别文化的“嵌入性”特征
“嵌入”(embeddedness)或“嵌入性”是由卡尔·波兰尼(K. Polanyi)提出的经济社会学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个体行动者既不外在于社会环境,也不是固执地坚守其既有的、普遍的社会规则与信条,而是‘嵌入’于具体的、当前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波兰尼从个体的经济活动入手撬动经济活动与社会制度的关联。
从有关文献来看,“嵌入性”概念有多种用法。首先,具有嵌入性现象的“非自足性”。有观点在论及这个概念的原创意义时谈到:嵌入“这个词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经济并非像经济理论说的那样是自足(autonomous)的,而是从属于政治、宗教和社会关系的”。可见,具有嵌入性的现象不是自足的,它依赖于它的嵌入对象而存在。其次,具有“嵌入性”的现象不是嵌入对象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置入”“陷入”的。中国学者在谈到社会工作的“嵌入性”问题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认为在中国“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有着较为明显的‘嵌入性’特点”,“即专业社会工作还不是现有体制和社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以与这种社会有差别的东西‘镶嵌’进去的”。可见研究者将具有嵌入性的现象看作不是嵌入对象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镶嵌”进去的。
就以上“嵌入性”的内涵而言,性别文化具有嵌入性的基本特征。首先,就目前的现实状况和性别研究发现来看,性别文化不是犹如政治、经济等系统一样作为独立的子系统,而是镶嵌于各文化体系之中。人类关于性别的理念与价值观渗透在几乎所有文化现象之中。如果把文化体系比作“n”, n﹦a+b+c,而性别文化不是其中的“a”,或“b”,或“c”,而是嵌入在“n”和“a、b、c”之中。其次,为性别文化与其他文化体系的复杂关系。人类在走出自然的时候,面对两种自然,自身与外在的自然,这两种自然的人化、人类化过程与结果具有怎样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最后,是性别文化的非自足性。性别文化与经济、政治等许多社会结构因素密切关联,依其而存在,与民族、种族、阶级、阶层等钩连缠绕,不断生成变化。
性别文化的“嵌入性”,意味着一种关于性别文化与整个文化体系关系的认识方法。性别文化的“嵌入性”也昭示着文化研究和性别文化研究的思路,或者说,深潜到整个文化体系及各要素之中,将“嵌入”的性别文化剥离出来,从而建构性别文化体系,同时,探究性别文化与“嵌入”对象的复杂关系,作为推进文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都将裨益于文化研究和性别文化研究。
综上所述,尽管文化界定不胜枚举,文化内涵包罗万象,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的本质特征,即它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类化”,贯穿在所有的文化界定之中。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必然面对自身的自然性,必然超越自身性与性别的生物属性,由此,性别文化成为可能。广义的性别文化包括人类改造自身性与性别自然属性的所有成就,而通过人们对性与性别基本内涵的理解可以撬动广袤的性别文化大厦之门,窥视人们在关于性别的理念与价值观的引领下,对性别差异的理解、性别气质的塑造、性别角色分工、性别关系的等级等。就性别文化的特点而言,因为它关涉人类自身的属性,在文化创造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统一。在性别文化的创造过程中,这一特点更加彰显。性别文化是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超越自身自然性的成就,这使其具有“嵌入性”特征,它广泛“嵌入”在政治、经济等其他文化体系之中。性别文化的嵌入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可以开启文化研究和性别研究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