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管理实务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制订培训计划

3.1 培训计划编制

培训管理人员编制培训计划时,需要考虑培训计划的类别、培训计划的内容、培训计划的编制等几项内容。

3.1.1 培训计划的类别

培训计划是培训工作的核心。培训计划的类别多种多样,既有按照企业战略制订的战略培训计划,又有针对某一类人员的专向培训计划。一般情况下,培训计划的类别划分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考虑,如图3-1所示。

图3-1 培训计划的类别

1.按培训时间划分

培训计划的制订需要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企业发展战略有长有短,因而,培训计划也有长有短。按培训时间划分的培训计划包括:

(1)长期培训计划,一般为5年以上。

(2)中期培训计划,时间为3到5年。

(3)短期培训计划,时间为3年以内。

2.按培训周期划分

培训管理人员为了便于培训活动的开展和控制,往往会将长期或中期的培训计划分解到各个周期,并制订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计划。这些按照培训周期划分的培训计划包括以下几种。

(1)年度培训计划,包括本年度内的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与培训预算等项目。

(2)季度培训计划,包括本季度内的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与培训时间等项目。

(3)月度培训计划,包括本月的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讲师、培训场所等项目。

3.按培训对象划分

企业内部的培训对象存在不同的分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按管理层级划分,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计划、中层管理者培训计划、基础管理者培训计划等。

(2)按业务模块划分,包括生产人员培训计划、销售人员培训计划、技术人员培训计划、采购人员培训计划等。

(3)按动态行为划分,包括新员工培训计划、新任管理者培训计划等。

4.按培训内容划分

企业内部的培训内容多种多样,因而,针对培训内容而制定的培训计划也有很多种。

(1)基础培训:包括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培训计划、职业素质培训计划等。

(2)岗位技能:包括各种技术、技能、工作方法的专项培训计划等。

(3)管理知识:包括领导能力培训计划、团队建设能力培训计划等。

5.按培训级别划分

培训计划的级别不同,所获得的培训支持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培训计划级别越高,所获得的资源支持也越多。按培训级别划分的培训计划包括两类。

(1)公司级培训计划,这是企业中培训级别最高的培训计划,可优先获得资源支持。

(2)部门级培训计划,这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培训计划,所获得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小。

6.按培训机构划分

所谓的培训机构也就只有两类:一是企业内部培训部门;二是外部专业培训机构。按照培训机构划分的培训计划也只有两种。

(1)企业内部培训计划,由企业内部培训部门承担主要的培训责任。

(2)外派培训计划,用来弥补企业内部培训的不足,由外部培训机构承担任务。

3.1.2 培训计划的内容

培训计划中所包含的内容与培训计划的类别有关,但有些项目则是所有培训计划中都不可或缺的内容,如图3-2所示。

图3-2 培训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项目

1.培训目的

培训目的,是对整个培训活动开展的意义进行的最直接的概括,是培训计划中最简单的内容,却又是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培训目的”这一项目,培训计划的审批人可以很容易理解培训的主旨。一般的培训活动,培训目的包括以下几类。

(1)以提升绩效为目的,主要针对需要提升绩效的目标群体。

(2)以弥补差距为目的,主要针对绩效较差或不胜任岗位的群体。

(3)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目的,主要针对喜欢学习、需要学习新事物的群体。

(4)以普及企业产品知识、企业文化为目的,主要针对新员工群体。

(5)以适应竞争和未来发展战略为目的,主要针对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群体。

2.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就是接受培训的人员。没有培训对象,也就没有培训计划。培训对象是培训计划制订前最先需要明确的项目。培训对象的确定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确定。如企业发展战略中,已经确定了未来企业发展方向以及将要涉足的领域,这时,培训管理人员就需要未雨绸缪,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以为企业战略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2)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确定。绩效考核结束后,企业会发现一些绩效水平较低的员工,这时,为了提升这类人员的绩效水平,企业就需要组织相关的培训,以弥补其绩效差距。

(3)按照企业规定确定培训对象。一般企业中,都有相应的新员工培训制度、新任管理者培训制度等规章制度,这时,只要进入企业规定的相关角色的人员就需要接受培训。

3.培训项目

培训项目是为达成培训目的,而针对培训对象展开的一系列培训活动,是培训计划的主体。培训项目包括以下几类。

(1)培训课程,包括具体的课程设置。

(2)户外拓展训练项目,包括具体的项目名称。

(3)委外培训,包括具体的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名称等。

(4)其他形式的培训项目,如参观考察等。

4.培训经费

培训经费也是培训计划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领导者审批培训计划时,往往非常看重培训经费的预算,因为,如果将培训看成投资,培训经费就是投入的成本了。培训管理人员制订培训经费方案时,可以运用如下几项技巧。

(1)对比技巧。培训管理人员可就设定的培训项目、培训经费与竞争对手进行对比,且在培训项目相同的情况下,培训经费要低于竞争对手。领导者出于竞争的需要往往会赞同培训经费的支出。

(2)投入产出比技巧。培训管理人员在每一培训项目所需经费的后面可以标注该项目培训之后,预计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且最好能够量化。

(3)逐项审批技巧。逐项审批,是指将整个培训计划的各个项目单列,并逐个向领导者申请审批。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因为整个培训计划耗费经费过大而遭领导者反对。这样,即使某个项目被领导者否决,其他培训项目也有充足的资金正常运行。

除了以上四项不可或缺的项目,培训计划中一般还包括培训机构、培训讲师、培训时间、培训课程、培训场所以及培训评估细则等项目。

3.1.3 培训计划的编制

培训计划的编制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法来完成:一是自上而下法;二是自下而上法。

1.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法,是指培训管理人员根据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对培训工作的要求,结合各部门绩效状况和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的方法。

自上而下法编制培训计划的方法,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如图3-3所示。

图3-3 培训计划编制流程

(1)根据企业战略确认培训需求。企业整体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中都会涉及未来人才的需求内容,培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内容,结合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有规划、有步骤地确认当前的培训需求。

(2)根据企业年度工作计划确认培训需求。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中,会明确提出工作的重点以及人才需求情况。培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工作计划提出的人才需求,结合目前人力资源状况,确认具体的培训需求。

(3)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确认培训需求。培训管理人员可以与各部门负责人就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员工绩效水平等问题进行深入沟通,确认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培训解决,进而确认培训需求。

(4)与高层领导沟通确认培训需求。高层领导往往对整个企业管理运行有全局性的看法,培训管理人员可以就已经确认的培训需求与高层领导沟通,征求高层领导的意见,并确定最终的培训需求。

(5)确定培训项目。培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确认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培训解决方案,并列出企业员工所需要的培训项目。

(6)确定培训日程。培训管理人员需要为确认的培训项目安排具体的培训时间。有些培训时间可能无法明确,但也应确定大致的时间范围,以利于相关部门做准备。

(7)确定培训经费。培训经费,是培训计划中较为关键的内容。培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确定的培训项目,详细了解市场行情,结合其他培训费用支出,拟订一个培训经费需求计划。

至此,培训计划主体部分设计完成。培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培训的特点,增加若干项目。

2.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法,是指培训管理人员通过对企业内管理人员、普通员工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并最终确定培训项目,进而完成培训计划编制的方法。

自下而上法与自上而下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培训需求的确认。“自下而上”法中的培训需求是培训管理人员通过运用一定的调查方法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