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招
二八接舞,投詩賦只。
直按:春秋時所謂七穆賦詩,登高能賦,皆以賦字爲動詞。本文賦爲名詞,與詩對舉,蓋楚人之賦也。
姣麗施只。
王逸《章句》:既好有智無所不施也。
直按:施當作西施解。
小腰秀頸,若鮮卑只。
直按:《三國·魏志》:“鮮卑東胡之族,别保鮮卑山,因號焉,自爲冒頓所破,遠處遼東塞外,不與餘國争衡,建武中始與漢通。”據本文戰國末期,已有鮮卑之名,謂好女之腰頸,與鮮卑人相似也。洛陽北魏貴族墓中,所出女俑,無不細腰秀頸,元氏固鮮卑族也。
美冒衆流,德澤章只,先威後文,善美明只,魂乎歸來,賞罰當只。
王逸《章句》:言楚國有美善之化,覆冒群下流於衆庶。
直按:冒謂蚡冒也。《史記·楚世家》云:“霄敖六年卒,子熊眴立,是爲蚡冒。”又云:“楚武王子文王立始都郢。”宣王子威王,即懷王之父。本文稱先威後文,言威文二王之德,足以比蚡冒也。
名聲若日,照四海只,德譽配天,萬民理只,北至幽陵,南交阯只,西薄羊腸,東窮海只。
王逸《章句》:言楚王方建道德,名聲光輝,若日之明,照見四海,盡知賢愚。
直按:本段因述楚先王功德,而念及遠祖高陽也。《大戴禮·五帝德篇》云:“高陽乘龍而至四海,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阯,西濟於流沙,東至於蟠木,日月所照,莫不砥礪。”《史記·五帝本紀》亦同。《集解》引《山海經·海外經》:“東海度索山有大桃樹,屈蟠三千里,謂之蟠木。”本文之東窮海只,可證即指蟠木而言。
1926年初稿,1958年整理,1976年大寒又手録一通。
弄瓦翁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