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概述
第一节 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的优势是( )。
A.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B.为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变革动力
C.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
D.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答案】C
【解析】通过工程总承包工程项目公司的总承包,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转整个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使工程项目实施获得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效果。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的优势在于能够体现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即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进而提升生产效率、质量性能、节约资源。
2.装配式建筑采取工程总承包模式,总承包商承担的风险和管理任务主要集中在( )。
A.施工实施阶段
B.初期工作阶段
C.竣工验收阶段
D.项目保修阶段
【答案】B
【解析】总承包模式中的业主除需指定纲领性标准外,所承担的风险和工作量更少,一次发包即可。而总承包商承担的风险和管理任务大幅度提升,且主要集中在初期工作阶段。
3.下列属于装配式建筑内涵核心内容的是( )。
A.开发、设计、生产、运输、安装、施工、装修和管理
B.设计、生产、检验、安装、施工、装修和管理
C.开发、设计、生产、运输、安装、施工、验收
D.设计、生产、运输、安装、验收、装修
【答案】A
【解析】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功底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等特征,体现了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包括开发、设计、生产、运输、安装、施工、装修和管理等核心内容。
4.下列不属于装配式建筑主要建筑类型的是( )。
A.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B.钢结构
C.现浇混凝土结构
D.木结构
【答案】C
【解析】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等特征,体现了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等建筑类型。
5.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重要特点是( )。
A.减少工程成本
B.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C.节约社会资源
D.降低资金风险
【答案】B
【解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重要特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使承包商、设计师、建筑师共同寻求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实施工程项目。
6.与传统模式相比,在社会环境中,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 )。
A.更有利于企业更新技术体系
B.更有利于控制项目成本和项目风险
C.更有利于企业主动整合资源
D.更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
【答案】C
【解析】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在社会环境中,工程总承包模式会更有利于企业主动整合资源,建筑业市场分化更明确、更细化,但必须依赖于企业对自身产品质量、性能和建造工艺的保障,以及规则的完善;在企业内部环境中,工程总承包模式更有利于企业更新技术体系,控制项目成本和项目风险,合理配置项目资源,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但依赖于科学的风险控制。
7.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 )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
A.400万
B.300万
C.200万
D.100万
【答案】B
【解析】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装配式建筑的特征有( )。
A.设计多样化
B.生产工厂化
C.施工装配化
D.管理信息化
E.应用智能化
【答案】BCDE
【解析】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等特征,体现了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
2.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的必要性有( )。
A.可以有效的消解装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
B.推动装配式建筑平稳发展的需要
C.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D.国家政策的规定
E.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答案】ABCE
【解析】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推进工程总承包是建造组织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呈现的新常态、新趋势、新功能,对推进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可以有效地消解装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②推动装配式建筑平稳发展的需要;③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需要;④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3.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A.未建立与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
B.法规政策对装配式总承包模式的限制
C.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
D.实际和施工分开招标管理机制
E.工程总承包模式不适合装配式建筑
【答案】ACD
【解析】我国实施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企业普遍对工程总承包的认识不够,部分企业沿用施工总承包的组织模式,与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架构还未建立。此外,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也有待完善。从外部环境来讲,我国建筑业实行设计和施工分开招标管理机制,其流程不利于实施工程总承包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总承包模式的优势,使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运作难以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4.下列属于影响改革开放后装配式建筑发展因素的有( )。
A.农民工廉价劳动力大量进入建筑行业
B.装配式建筑防水、冷桥、隔声等关键技术未得到很好解决
C.现浇施工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D.装配式建筑的不适用性
E.不完善的政策环境
【答案】ABC
【解析】改革开放以后,在总结前二十年发展的基础上,又呈现了新一轮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热潮,编制了大量建筑通用标准图集,很多城市建设了一大批大板建筑、砌块建筑。但由于当时的装配式建筑防水、冷桥、隔声等关键技术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同时,现浇施工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农民工廉价劳动力大量进入建筑行业,使得现浇施工方式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一度红火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逐渐陷于停滞。
5.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推进工程总承包是建造组织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呈现的( ),对推进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新阶段
B.新常态
C.新变革
D.新趋势
E.新动能
【答案】BDE
【解析】按国务院办公厅《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装配式建筑原则上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推进工程总承包是建造组织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呈现的新常态、新趋势、新动能,对推进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原因在于( )。
A.从市场角度看,提高企业总承包能力要求,促进建筑市场资源整合
B.从风险角度看,总承包商承担的风险和管理任务大幅度提升
C.从资源消耗角度看,促进资源优化,控制工程项目综合成本投入
D.从市场氛围的角度看,实现专业化分工合作,提升装配式建筑市场活跃度
E.从工程效率的角度看,提高效率、节省工期
【答案】ACDE
【解析】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从市场角度来看,建筑业市场规模较大,但资源集中性不够,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提高企业总承包能力要求,提高建筑企业入门“门槛”,促进建筑市场资源整合;从资源消耗角度看,建筑资源的大量消耗一直被社会诟病,推广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能够促进资源优化,控制工程项目综合成本投入;从工程效率的角度看,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省工期;从市场氛围的角度看,有利于实现专业化分工合作,提升装配式建筑市场活跃度。
7.与传统建筑管理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 )。
A.减少各阶段、各环节沟通协调成本
B.采用的建造方式为相对新技术
C.能够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
D.保证标准化设计的准确对接
E.保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答案】BCDE
【解析】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管理模式对比:①区别于传统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进而提升生产效率、质量性能,节约资源。②区别于传统建造方式,装配式建造方式为相对新技术。③标准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最大特点,设计要综合协调建造、装修、使用过程中各种接口的准确对接,才能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达到使用功能。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装配式建筑一大特点。传统模式下,各阶段无法统一到一个管理模式下,无法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