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戈三:卓越领导力的结晶
/ 程晓伟
长江戈三关键人物
徒步协会会长:王睿
领队:齐力
A队队长:程晓伟
2008年5月25日成了所有参加戈三的队员永生难忘的日子。93名参赛队员用走完全程110公里的行动诠释了“坚持创造生命奇迹”这个主题。对于长江的所有参赛队员而言,又更多了一份激动和畅快,因为不仅13名队员全部走完了全程,而且夺得了团体冠军。作为长江参赛队的队长,我希望通过讲述从早期准备到比赛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幕后故事,来表达我的良多感激,并揭示一个在整体体能和技能方面不是最强的团队取得冠军的奥秘。
精心选拔
从当年2月开始报名到4月中旬,长江共有近50位喜欢徒步的EMBA学员报名参加。齐力和王睿等组织者为了保证公平并能真正选出有潜力的队员,一改以往按报名先后顺序决定参赛队员的方式,安排了4月中旬在北京云蒙山的战备公路举行选拔赛。一条32公里的上坡路成了检验EMBA学员们参赛承诺和个人毅力的标尺。这次选拔赛给每位热情参与的勇士做了排名,并根据预选赛成绩,基本确定了参赛队员名单。
使命感
我还记得,当我连跑带走地熬到了预选赛的终点,在极度疲惫的时刻,商学院的张晨、王睿和齐力问我:“你有为长江的荣誉去戈壁拼搏的决心和勇气吗?”就这样,先是32公里上坡的下马威,然后是直指意志力的拷问。大部分走完32公里的同学在回答“我有决心,我愿意”的时候,内心都被注入了为长江的荣誉而战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这些成了本届参赛团队深层次的精神动力。
5月中旬,我接到齐力的电话,说同学们推荐我做队长。我问为什么,她说原因有三:一是我在预选赛中的成绩很好,二是在参赛队员中我年纪最大,三是觉得我比较老成。我说,来长江商学院学习两年,得为长江做点事情,这是一个机会。就这样,我成了A队的队长。
在出发前,我们召集本届参赛队员和前两届老队员一起参加电话会议,并邀请陈洪等老队员参加我们在上海举办的壮行会,还进行了很多一对一的电话沟通。这些活动让新队员们取得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前为应对最坏情况做准备。
战前侦察
到达敦煌后,一路同行的孙革同学利用当地的关系调来两辆越野车。高燃、王伟等几名主力队员放弃了5月21日的晚宴,沿着徒步线路的外围道路(大部分徒步线路在铁丝网围着的保护区内,是无法直接进入的),乘着越野车跑完了全程,对线路的地形地貌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从振奋人心的角度,这是一次很有价值的行动,带回的关于全程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的消息使大家一下子从对未来充满担忧变成了充满自信。“没问题,一定走完全程”成了主要的声音。
振奋的口号
长江队得有一个新口号,大家群策群力,最后清华传媒专业的优等生高燃和齐力老师一人半句,创造性地组合出了“长江理想,生命飞扬”的完美口号。这个口号将大家的雄心壮志和本届挑战赛的主题很好地呼应起来,并且确实反映了大家作为长江人的抱负和理想。无论是在戈壁挑战赛上,还是在赛后的每次聚会上,只要大家一喊,团结拼搏的豪情就会油然而生。

慢点,再慢点
5月22日,从塔尔寺到一号营地试走,全程18公里。我们向全体队员强调的战术要求是,一定要控制速度以保存体力并避免受伤,要全力保证无人掉队。
前半段,大家心态轻松,步履悠闲,边走边拍。锁阳古城墙的残垣断壁下留下了大家喊着口号、摆着各种姿势的照片。炎炎烈日下,按战术安排所定的分组顺序,大家分批钻过铁丝网,慢慢地穿过雅丹地貌区,走进了辽阔无际的戈壁。没有了丰富多变的地貌,单调的持续行走带来了疲劳。一路上,大家不断地用对讲机相互提醒,“要喝水了”“不要超速了”,等等。“慢点,再慢点”成了大家喊得最多的话。
走完当天的路,基本上没有人脚上起泡。
匀速但不停留
5月23日,一号营地到双敦子试走,全程28公里。
烈日高照,酷热。军毅的腰有些旧伤,不敢在复杂地形下冒险走快。我和他就走在了最后一组,慢但尽量匀速。下午4点左右,在穿越了号称魔鬼路段的8公里盐碱地后,全队到达终点。
初定的第一梯队队员中几乎没人脚上起泡,没有人出现明显的中暑症状。这为后面两天的比赛奠定了极好的基础。相比我们的两个对手清华队和北大队,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分出胜负。
快上加快
5月24日,双敦子到三号营地,全程33公里。每队选六名成员参加计时赛,结果取六名队员的平均时间,女生参赛可以获得每人减10分钟的奖励。
全队按战术需要分三组。高燃、张波、刘俊教授、乔新宇第一梯队,目标是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和清华、北大的第一梯队不相上下。我、王薇和齐力在第二梯队。王薇和齐力作为计成绩队员,我携带GPS做向导领走,并为她们供水。目标是两位女队员的成绩比清华队、北大队等的第五、六名的成绩用时多不超过60分钟。余下的队员一起慢走,要尽量保证走完全程。
为了减轻负重、提高速度,第一梯队每人只带了三瓶水就上路了。高燃的年轻和运动潜力在比赛中爆发。他像火箭一样牵引着第一梯队,沿着最短路径,直扑目的地。张波、刘俊和乔新宇的潜力也被完全激发出来,一路紧跟高燃。四名队员像火箭一样,迅猛向前,最后以5小时多的成绩,在所有参赛队员中并列第三,到达第三天的营地。
我带领第二梯队的两位女队员,一直按她们所能及的最快速度前进。王薇在盐碱地中几度出现中暑症状,边喝藿香正气水,边努力紧跟。齐力一路默默地低头疾走,最后5公里,在被人大队的两位男队员超越后她毅然单独追随而去。回到营地后,当两位女队员得知她们比清华队和北大队的第五、六名都要快的时候,兴奋之情难以自抑。
六名参赛队员极其出色地完成了战术任务,以30分钟的成绩领先第二名清华队。面对多支镜头,大家尽情拥抱,一起大喊着“长江理想,生命飞扬”的口号。我们要夺冠的目标变成了志在必得的信心。王伟随后到达,加入了庆祝的行列。
让最后的队员最快
5月25日,三号营地到白墩子,全程18公里。每队选六名队员参加计时赛,结果取六名队员中最慢者的时间。
高燃、刘俊、王伟、张波、程晓伟以及江昌雄为第四天参赛队员。战术目标是全队一起保证最后一名能发挥出最佳成绩。
长江队因前一天取得第一名,按规则成为当天的领走团队。
高燃像F1跑车的发动机一样再次爆发,用迅猛而又坚定的步伐带领六人小组以1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在戈壁上疾驰。第一目标是在9公里点之前,甩掉清华队和北大队。

王伟殿后,一边拿着GPS和高燃确认定位,一边不断地确定清华队的情况,一路报告着,“拉开了两公里左右”“看不见清华队了”,等等。
我走在昌雄后面,边观察队员的体力,边要求领走的高燃尽量减速,以照顾体力透支的队员。一路上,我成了一个不断踩刹车的司机。
过了9公里点,眼看清华队还远远地落在我们之后,我们已经稳操胜券。接下来的9公里是连绵起伏的小山坡,艳阳高照,没有风,汗不停地出,雁行队列没有了,但大家还是保持着前后差不到50米的距离,匀速前进。
过了铁丝网,就只剩下最后1.5公里了。由于山坡挡着,终点站的旗帜时隐时现。过了一个坡,还有一个坡,脑子里总在问“哪里是终点”,脚步没有开始时那么坚定了。在不断的疑惑和坚持之间,我们翻过最后一个山坡,终于看到了谷底的终点站大本营。我们以第一名的成绩全队一起到达。大家手拉着手,高喊着“长江理想,生命飞扬”的口号,面对各路记者的镜头,昂首挺胸,豪气万丈。
我们终于以明显优势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个性和纪律
和兄弟团队一样,长江的EMBA学员每个都具有强烈的个性。有些时候队友们表现出的个性风格差别巨大,甚至截然相反。80后是装满燃料的火箭,视夺冠为第一目标,“不拿冠军我们就别干了”这样的话在冲刺时刻很能鼓舞士气,但也会在讨论整体方案时让担心“欲速则不达”的五六十年代的队友觉得张力过大,太冒进了。在军校成长的我相信动员的力量,陶醉于集体呼号时所激起的动力,习惯于在行动中用各种方法大声鼓励队员,但也有队员严谨而又审慎,一路担心这样的群情激奋会过度消耗体能而屡屡制止。从备赛时一些细节问题的讨论,到整个比赛战术思路和执行方法的选择,再到正式比赛阶段谁来参赛等重大决定的争论,大家相互之间有个性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但稍有不慎,这样的冲突也会成为团队合作的障碍。长江团队自始至终表现出了无懈可击的团结,秘诀何在?一是大家都有包容的智慧,懂得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队友好的一面,能求同存异;二是从选拔赛开始就建立了为长江而战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大大抑制了个人意志的肆意发挥,使得大家在关键时刻能够达成一致;三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产生的约束力,或者叫纪律观念,使得一旦形成集体的最终决定,大家就明白必须严格执行,自觉维护集体利益。有了这三条,长江队就成了一支战术清晰、步调一致、执行完美、甘苦与共的胜利之师。
领导力无处不在
戈壁挑战赛是一个团队竞赛,是团队竞赛就得有领导。所以戈壁挑战赛也是领导力的对决。
彼得·德鲁克认为,领导力表现为影响力,卓有成效的领导者应该重视的是“我能为这个组织贡献什么”,通过贡献来实现影响。
按这个标准衡量,在长江队中,领导力无处不在。王睿,长江商学院徒步协会会长,两届玄奘之路活动的参加者,主导策划并组织了预选赛,安排了新队员和老队员交流,发现并尽力说服高燃参赛,仔细指导我们进行器材和战术准备。这就是着眼于贡献的领导力。
齐力,我们的领队,在四天徒步中说话最少。5月21日下午,在酒店的走廊上,她很认真地对我说:“队长,一个队只能有一个声音,从现在开始,我完全听你的,你全力去做吧。”为了集体的目标,齐力让自己变为无形,但全程又用自己不懈的行动默默地影响着团队——每天到达营地后带领大家练瑜伽放松身心,还不顾疲劳地给大家放松按摩,成为戈壁营地最可爱的人。这是着眼于贡献的卓越的领导力。
高燃,80后新锐,中国新媒体的符号性人物,用他咄咄逼人的锐气和直指冠军的自信,以及湖南人特有的爆发力点燃了团队获胜的勇气和信心。他用不惜一切代价争第一的强势气概激发了第一梯队队员的无限潜力,保证了第三天33公里比赛的决定性胜利。
郑磊,我凭直觉在临战前召集的队友,为了集体的目标,多次直言不讳地维护着团队的纪律。在第三天晚上的战术讨论会中,当两名主力队员因战术意见相左而陷入拉锯论战中时,郑磊能用非常精准的数字分析,指出理性的方向,让大家找到共同点,达成圆满一致的意见。这是着眼于贡献的卓越的领导力。
江昌雄,戈赛前三天一直默默地陪护着体力较差的同学,忍受着长时间的烈日暴晒,一路探讨大至修身练禅,小至油盐酱醋的话题,用智慧和巨大的体力消耗为我们全队一个不少完成110公里全程的目标做出巨大贡献。我尊称他为军师,因为他能不断地主动为集体出谋划策,建立队委会的建议就是他在临战前夕提出来的。这是着眼于贡献的卓越的领导力。
王薇,湘财证券赫赫有名的才女。在离开敦煌进入戈壁的前一天,我们在大堂念完肖东同学的信后,她很认真地对我说:“队长,我们大家都会支持你,有什么需要一定会倾力相助。”一路上,她用直率维护着集体的意志,用奔放的热情鼓舞着士气。她的言行给这个集体带来了快乐,让大家用乐观享受的心态去走完全程。这也是着眼于贡献的卓越的领导力。
刘俊教授一路呵护的声音,杨朝晖背着专业尼康相机一路为大家拍照的儒雅姿态,王伟带着《超级女声》运作团队的副总为大家记录下无数珍贵的镜头(最后剪辑出超专业的DVD),张波一路无尽的幽默和山东汉子特有的豪爽,蔡军毅对经过长时间准备最后却没能成为正式决赛队员表现出的淡然和大度,乔新宇的幽默和让大家开心的努力,还有彭晋的优雅和出色的统战工作,队员们难以胜数的无私奉献行为是对领导力的最好诠释,也是长江取胜的另一法宝。
感悟
领导精英团队的关键在于激发团队自身的力量。只要每个人都积极投入,尽情发挥自己的智慧,团队的战斗力就是无穷的。在这种场合,队长应该是领于无形,导于氛围,大部分时间要在后台低调地做穿针引线的工作,别怕别人不知道你。类似戈壁挑战赛这类活动的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一是选拔最合适的人,发现并发动队员中天然的领袖一起来扮演牧羊人的角色;二是创造一种氛围,让大家成为主角,自如地表现自己、发挥作用,并相互鼓励;三是尽自己所能,多为大家服务,为团队牺牲。
在戈赛的四天时间里,没有手机,没有邮件,没有纷扰,我放下了一切,静静地回忆人生中的得失,细细体味这些年来职场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对于我个人而言,走完四天,我对未来的选择更明确了,对自己的承诺更坚定了,心中的宽容和感恩层次更深了。
感谢有你,玄奘之路,从中我获得了新的力量。
(本文原载于《中国企业家》杂志2010年6月玄奘之路五周年特刊,作者程晓伟当时系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系统与软件总监、长江戈三A队队长、长江戈四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