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 他为什么披着鹿皮跑进山里?
经典原文

字词解析
亲:父母。
好:喜欢,喜爱。
具:准备,备办。
恶:厌恶,不喜欢。
去:除去,排除。
古文今译
父母所喜欢的东西,我们都要尽力地去为他们准备好。父母所讨厌的东西,我们都要小心地为他们去除掉。
趣味链接
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释义: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小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五更叔叔说
“亲所好,力为具”,意思是我们要变成父母喜欢的样子。父母喜欢我们勤快,我们就要刷刷碗、扫扫地;父母喜欢我们善良,我们平时就要多帮助那些困难的人;父母喜欢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就要给自己制订计划,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亲所恶,谨为去”呢?父母不喜欢我们身上暴露出来的缺点或者毛病,我们改了就可以了。人生在世,谁身上还没点儿毛病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这些毛病,要有一个改掉的决心和态度。父母不喜欢我们做事拖拖拉拉,那我们就行动快点,动作麻利一点。父母不喜欢我们挑食拣食,那吃饭的时候不管父母做什么,我们都高高兴兴地去吃就可以了。如果父母不喜欢我们天天抱着手机,那我们就放下手机,看看书多好!
这是第一层意思,我们从父母希望我们呈现出的样子,来理解这句话。那第二层意思呢,就是对于父母喜欢的东西,我们都要尽最大努力去满足。我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的一天,风和日丽,有几个猎人上山打猎。忽然,一只鹿蹦蹦跳跳地闯入了他们的视线。猎物来了,猎人正准备瞄准呢,突然那只鹿喊话了,把猎人给吓坏了。只听见这只鹿大喊:“不要射,千万不要射,我不是鹿,我是人!”哎呀妈呀,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穿鹿皮的人解释说:我的父母年龄大了,又患有很严重的疾病,眼睛马上就要失明了。听说喝了鹿的奶,他们的病就会好。所以我就上山来取鹿奶了。但这些鹿啊,别说挤奶了,你就是靠近它们一下,它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万般无奈之下,我就找来鹿皮披在身上,装成鹿的样子,这样就可以靠近它们,也就可以取到鹿奶了。
这个人就是郯(tán)子,他的父母得到了鹿奶,眼疾被治好了,身体也一天天健康起来。这个故事就是《二十四孝》中非常有名的“鹿乳奉亲”的故事。郯子冒着生命危险,到深山给父母取鹿奶治病,这就是“亲所好,力为具”的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