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频学弟子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为劝父亲,李世民哭着跪了一夜

入:接纳,采纳。

悦:高兴,愉快。

随:跟随。

挞:责打。

古文今译

假如你的劝说,父母听不进去,那就等他们高兴的时候再劝。哪怕最后哭着苦苦哀求,甚至是挨打,也不要抱怨。

趣味链接

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释义: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

五更叔叔说

看到父母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劝父母改正的态度应该是非常坚决的,丝毫不含糊的。父母错了必须要改,否则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是李世民劝谏自己父亲的。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吧?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唐朝皇帝——唐太宗。只不过,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他还没有当皇帝呢!

故事发生于公元617年,李世民跟着自己的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而后李渊进入关中建立了唐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李世民跟随父亲平定天下,屡次立下战功,这一切都源于他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头脑冷静,思维缜密,考虑事情相当周全。

有一次,父亲李渊计划向敌方发动一次进攻,李世民对这一仗满是忧虑。他给父亲分析当前敌我的形势,说:“咱们的军队已经连续奋战了几个月,早已经人困马乏了,而对手却养精蓄锐了很长时间,如果这个时候双方开战,非常不利。”可父亲仍然执意要出兵。眼看军令就要下达了,晚上躺在床上,李世民忧心如焚,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和李家军往火坑里跳啊!别的大臣支持父亲的意见,那都是为了讨好父亲。可我是他的儿子,面临危险,如果不能出来制止,那就是大不孝啊!想到这里,李世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来到父亲居住的帐篷外面,想再次进去劝说父亲。可守卫的士兵不让他进去,于是李世民就跪在父亲的帐篷门口,号啕大哭,腿都跪麻了,嗓子都哭哑了,也没有人理他。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父亲李渊才知道李世民在外面哭了一夜,就把李世民叫到跟前,非常耐心地听李世民分析了出兵利弊,并最终采纳了李世民的意见,马上下令撤军。

同学们想想,如果李渊没有采纳李世民的意见,而是坚持出兵,结果很可能是全军覆没,恐怕连历史都要改写了。这个故事就印证了我们今天讲的“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当然了,李世民由于态度诚恳,说理透彻,感动了父亲,父亲并没有打他,也谈不上“挞无怨”了,只是用了“号泣随”,就把事情解决了。

曾经有小朋友问五更叔叔:您讲的《弟子规》是不是帮助爸爸妈妈教训我们呢?五更叔叔的回答是:当然不是啦!你们看,这两讲的内容讲的都是父母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帮助自己的爸爸妈妈改正错误的。现在,既然我们的主动权到手了,有权不使,过期作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