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谦卑的人,总会有更多的机会
经典原文

字词解析
疾:快速,迅速。
趋:奔向。
揖:拱手礼。
恭:恭敬。
古文今译
路上遇见长辈,应当迅速上前鞠躬问好。长辈没有和你说话的时候,要退在一旁恭敬地站立,不要多嘴。
趣味链接
成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释义: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作父亲看待。比喻对待老师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重。

五更叔叔说
刘邦曾经是一介布衣,可他为什么能够当上皇帝呢?因为他手下有三个非常厉害的人:张良、萧何和韩信。今天讲一个关于张良的故事。
张良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在下邳(pī)的圯(yí)桥上闲逛时,看到一个穿着粗布大褂的老人坐在桥头,一只脚拖着鞋在那儿晃荡。老人看到张良走过来,故意把那只鞋甩到了桥下,然后看了张良一眼,说:“小伙子,快,下去把我的鞋给拾上来!”
张良听了很吃惊,心想:你这个老人家不是成心捉弄人么!但看到那位老人白发苍苍的样子,他便强忍住心中的怒火,到桥下面把那只鞋给拾了上来,递给老人。
然后,老人做了一件更过分的事,他没有接张良递过来的鞋,而是把脚一伸,用命令的口气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
张良愣了一下,感到这老人的举动有些奇怪。但他转念一想,既然我帮他拾了鞋,不妨好人做到底,于是便跪着,恭恭敬敬地给老人穿上了鞋。老人捋了捋胡子,微微一笑,连一声谢谢也没有说,就大摇大摆地走了。
没想到,老人很快又走了回来,对张良说:“你是个很有出息的年轻人,让我来教导教导你吧!”原来,这位老人叫黄石公,是当时的一位隐士,他知道张良是个人才,才故意来试探他。过了些日子,老人送给张良一部珍贵的《太公兵法》。张良研读了《太公兵法》,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在建立汉王朝的过程中立了大功。这就是著名的“圯桥进履”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对老人持尊重、恭敬的态度。尊重的是别人,最终成就的却是自己。就像张良一样,弯下腰的同时,也赢得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关于“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我们现在当然不需要给长辈鞠躬作揖了。但见到长辈的时候,面带微笑地问好还是需要的。当长辈忙的时候,顾不上理你的时候,你就恭恭敬敬在一边站着就可以了。有时候长辈忙,顾不上理你,千万不要强行插话、大呼小叫,这些都是没有礼貌的表现。长辈忙完的时候,有空闲了,自然会回应你。你要学会等待,要学会考虑长辈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