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权倾朝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23.暗中布局

解决完两村水源纷争后,张恪在衙门里站稳了脚跟,可他心里清楚,这只是迈向权力巅峰的一小步。最近,一桩事在他心头盘绕,那就是本地的粮食供应。眼瞅着冬日将至,可粮食价格却反常地平稳,张恪在现代学过的经济学知识和在官场积累的敏锐直觉,让他隐隐觉得其中有猫腻。

一日午后,阳光正好,张恪换上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刻意把头发弄得有些凌乱,活脱脱一副普通百姓模样,慢悠悠地在城中散步。路过一家粮行时,里头传出的激烈争吵声瞬间抓住了他的注意力。他心里一紧,装作漫不经心地靠近,侧身贴在墙边,竖起耳朵细听。

“李老板,这粮食价格可不能再降了,再降我们都得喝西北风!”一个沙哑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张恪听出是城郊农户出身的孙粮商,向来老实巴交,供应的粮食新鲜又实在。

“哼,不降价?如今这粮市不景气,你们要是不答应,这生意可就难做喽!”另一个尖细的声音满是威胁,说话的是城里有名的李粮商,出了名的精明算计,在城中开了好几家粮行。

张恪心中一动,他深知粮食在民生中的关键地位,这背后或许藏着操控市场的黑手。于是,他决定深入调查。

一连数日,张恪都扮成普通百姓,穿梭在各个粮行之间。他时而装作询价的顾客,在粮行里挑挑拣拣,一边翻看粮食,一边不经意地询问伙计粮食的进货渠道和库存情况;时而又与伙计们闲聊,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拼凑线索。为了不引起怀疑,他还特意去不同的茶馆,和茶客们套近乎,打听粮行的消息。终于,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城中几家大粮商暗中勾结,囤积了大量粮食,企图等冬日青黄不接之时,哄抬物价,大赚一笔。

掌握证据后,张恪并没有急于行动。他明白,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撼动这些根深蒂固的势力。他开始在城中散布粮商囤粮的消息,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让流言迅速扩散。他先是在城中最热闹的茶馆里,找了个显眼的位置坐下,故意大声谈论此事,引得周围茶客纷纷侧目、议论。“你们知道吗?听说城里几家大粮商囤了好多粮食,就等着冬天涨价呢!”他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几桌人都听到。茶客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又在集市上,张恪与几个熟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让消息随着人群的流动越传越远。他添油加醋地描述着大粮商的阴谋,还拿出自己偷偷绘制的粮商囤粮地点草图,给大家看。“看,这就是他们囤粮的地方,这么多粮食,都烂在仓库里,百姓却要挨饿!”百姓们听了,义愤填膺,对粮商的不满日益加剧。

同时,张恪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小粮商和普通农户。他知道,这些人是打破粮商垄断的关键力量。他精心挑选了几个有正义感的小粮商,在一处隐蔽的酒馆里,与他们秘密会面。酒馆里光线昏暗,张恪谨慎地关好门窗,才转身面对众人。

“各位老板,如今大粮商垄断市场,不仅咱们的生意难做,百姓也深受其害。咱们得联合起来,打破他们的阴谋。”张恪目光坚定,一一扫过众人,声音虽不高,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小粮商们面露犹豫,其中一个年长的叹了口气:“张公子,我们也想啊,可那些大粮商势力太大,我们哪敢啊?万一得罪了他们,往后这生意可就没法做了。”

张恪早料到他们会有顾虑,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轻轻放在桌上:“这是我筹集的资金,用来帮大家扩大货源。而且,我已在城中散布消息,百姓们都站在我们这边。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成功。一旦成功,不仅能解决百姓的粮食问题,咱们的生意也能更上一层楼。”

小粮商们看着桌上的银票,又看看张恪坚定的眼神,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合作。

为了确保粮食供应,张恪还亲自前往城郊,与农户们商议。他一家一家地走访,耐心地向农户们解释当前的情况。他走进农户的院子,坐在简陋的石凳上,拉着农户的手说:“大叔,如今大粮商想坑咱们,把粮食囤起来,等冬天高价卖。只要您保证粮食产量,衙门会以合理价格收购,让您不用担心卖粮的事儿。”农户们听后,都十分高兴,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

一切准备就绪,张恪静待时机。他知道,一场与大粮商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而他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那些贪婪的家伙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