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终抵昆仑,拜师遭拒
大地上卷起一道狂风,那是连山奔跑的身影。
小九缩着翅膀,爪子紧紧抓着连山的肩头,生怕被甩下去,兴奋地连连尖叫。
功德不断累积,量天尺的威力也在增大。
连山如今施展起缩地成寸,小九全力飞行也望尘莫及。
终于,连山停下脚步,喘着粗气,望向远方,一座巍峨高山映入眼帘。
昆仑山高万仞,拔地擎天,直破九霄,抬眼望去,根本望不到山巅尽头。
山腰仙雾萦绕,灵韵流转,先天灵气凝成道道霞光,时而化作鸾凤腾空,时而如银瀑飞流而下。
一人一鸟走进山中,只见奇峰怪石,或剑指苍穹,或蹲若灵犀,千姿百态,灵机尽显。
山谷中灵泉漱石,泠泠作响,仙草琼花掩映,古木灵果缀枝。
更有瑞兽奔腾,倏忽而逝,祥云朵朵,瑞彩千条。
百年寻仙,终抵昆仑。
过往的一幕幕在连山脑海中回荡。
背起行囊离开山谷,荒野中惶恐不安的夜晚,翻越过的高山,跋涉过的河流,见证人族的新生、成长和衰老,所有的一切在此刻圆满。
连山眼眶红润,抚摸着小九的黑羽,咧嘴笑道:“走,上山!”
......
昆仑山高大巍峨,但为了彰显求道的真诚,连山没有使用量天尺,而是一步一步的跋涉攀岩。
纵使连山看遍洪荒奇峰美景,走进昆仑,依然心生震撼。
没有理会叽叽喳喳的小九,连山心中思忖。
前世传说中,元始天尊为了筛选弟子天资跟脚,在昆仑山布下法阵,只有通过考验才能拜师,不知此时法阵已经布好了没有。
若是法阵已经布好,以自己当前的实力,想要通过不知还有多少艰难险阻。
不过此时巫妖大战方兴未艾,人族没有大兴,三清也还未成圣,很可能大阵还没有布下。
摇了摇头,连山甩开心中杂念。
无论前方千难万险,如履薄冰奋勇向前即是。
一个月后,一人一鸟终于爬上昆仑山。
昆仑山顶瑞彩千条,道韵浮现如行云流水,天空不时有曼缨垂落,地上涌现金莲,远远的似有道音传出。
三清在此修行不知多少元会,一草一木皆染道韵,山巅寒风吹来屡屡丹香,仿佛冰雪都浸透道法自然的真意。
远处一片鸿蒙景象,迷迷茫茫无法看清,只有灵气道则冲霄而起,地风水火光华闪耀。
连山思索,想来这就是三友小院所在。
连山走上前大礼参拜,沉声喊道:“人族连山,心慕仙道,寻仙百年至此,祝仙人圣寿无疆。连山愿侍奉仙人左右,聆听大道,望仙人垂怜。”
如此一连喊了三遍。
俄顷,未见任何变化,只有寒风吹过,白云舒卷。
小九乖巧地蹲在地上,忍不住抬头小声问道:“仙人没听到?”
“再等一会儿。”连山沉声回道,感觉心神不断下沉。
好消息是,自己一路登上昆仑,未见大阵阻隔,成功登顶。
坏消息是,三清似乎没有收自己为徒的想法,拜师的期望恐怕要落空。
小九听闻连山回复,缩起脖子伏在地上,学着连山的恭敬姿态,小心翼翼不再说话。
日落月升,昆仑山顶依然无事发生。
连山无奈的站起身,暗自叹息。
百年跋涉的艰辛似要成为梦幻泡影,莫非果真与道无缘?
小九见连山起身,扑棱棱飞上连山的肩膀,问道:“不再等等嘛?”
“仙人不理咱们,怕是缘分还没到。”
“那怎么办?”
“等一个机会。”
小九不知机会要如何等来,只是感到连山心情低落,于是伸出头在连山脸颊蹭了蹭。
“兴许仙人睡着了。”
连山感受着脸颊的温暖,苦笑了一下:“仙人意念可知万物,只是我还不够资格罢了”。
当夜,一人一鸟在昆仑山顶找了个背风的山洞,安心歇息。
小九卧在火堆旁酣然入睡,连山望着燃烧的篝火,迟迟无法入眠。
他心中清楚,机会是等不到的,洪荒从来不记念,圣人闭关是按照元会算,一个元会就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自己老死也等不到机缘,只有自己争取这一条路。
......
时间回到连山登上昆仑山巅之时。
三友小院内,三位道人正坐而论道。
左手老年道人,一身古朴道袍,绣着太极图案,背后隐现黑白二色相互交融,正是太清老子。
中间中年道人,身披紫绶仙衣,手持三宝如意,头顶诸天庆云,正是玉清元始。
右手青年道人,身着大红道衣,手持青萍剑,周身地风水火隐现,似有无上剑气在混沌中穿梭纵横,正是上清通天。
三人正沉浸在道韵中,通天开口问道:“老师讲道之后,我兄弟三人潜修已有两个元会,二位兄长可悟到成圣之机?”
元始天尊摇头:“大道渺渺,尚未悟通其中关窍。”
太清老子抚须:“道法自然,成圣之机终究强求不得。”
正说着,太清老子心神一动,眼皮微张似乎穿透虚空,看见正攀岩而来的身影,说道:“我等三人潜心修行,小院倒是少有人来访。”
元始天尊听闻,也扭头看向虚空,哂笑一声:“竟是个普通人族。”
通天呵呵一笑,说道:“以人族之身能走到昆仑倒也不易,二位兄长看如何处理?”
老子抚须思索,微张的眼皮再次合上:“不急,再等等。”
只听小院外传来恭敬的呼喊:“人族连山,心慕仙道,寻仙百年至此,祝仙人圣寿无疆。连山愿侍奉仙人左右,聆听大道,望仙人垂怜。”
待声音响起三遍后,元始天尊缓缓开口:“向道之心倒是不错,可惜跟脚浅薄。”
“大兄如何看?”通天问道。
“对收徒一事,我尚未有打算。”老子又反问道:“三弟莫非有意收徒?”
通天闻言摇摇头:“女娲师妹已经成道,我等还在苦苦思索机缘,哪有心思教导弟子。只是这人族一路走到昆仑,想来也经历不少磨难,正如我兄弟三人苦苦寻觅成道之机,故而心生恻隐罢了。”
元始天尊闻言笑道:“三弟既然心生恻隐,不如收下做个外门弟子,人族乃是女娲师妹所造,天生道体,虽跟脚浅薄,但终究不是披鳞带角之辈。”
通天不语,闭目沉浸在道韵中。
小院一时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