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互动与交流:希腊化世界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
杨巨平更新时间:2023-02-08 18:01:36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希腊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二世在位时组织编译的希腊语《圣经》中,指非希腊人说希腊语,过希腊人的生活。希腊化世界是指在亚历山大帝国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政治上以希腊—马其顿人为主导、文化上以希腊文化为主体、同时容纳东方当地文化因素的新世界。其范围东起地中海,西到中亚、印度河,北至北方草原,南至印度洋。存续时间,大致开始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结束于公元前后。希腊化世界是亚历山大东征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在他死后,其部将三分天下,在广袤的区域内,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长期接触,相互适应、相互融合,从而孕育了希腊化文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希腊化文明遗产不仅在希腊化世界传播、接受、改造,而且传入了遥远的中原内地,最终融入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洪流之中。从某方面来说,亚历山大在丝绸之路的开通上,发挥了与张骞同样重要的作用。以往研究丝绸之路的中文著作,多从中原视角出发,本书则围绕丝路的另一端——希腊化世界展开论述。第1编共分3章,论证亚历山大东征、希腊化世界对于丝路开通的作用;第2编是本书的重点,共分5章,属于个案研究,分别论述希腊化文明遗产在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接受;第3编共3章,论述希腊化文明信息在中国的遗存与影响。各章既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以全面、系统、立体地反映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本次出版,并附录5篇在国外权威期刊发表的英文论文。
上架时间:2022-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互动与交流:希腊化世界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征引文献
- Some Notes on Dayuezhi,Daxia,Guishuang,and Dumi in Chinese Sources
- Chinese Historical Sources and the Greek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 Hellenisation or Indianisation:A Study of the Yavanas
-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and the Opening of the Southern Silk Road during the Han Dynasty
- Hellenistic World and the Silk Road
- 附录
- 第十二章 山西地区北朝隋唐文物中的外来文化因素
- 第十一章 犍陀罗艺术中的“希腊神”及其在中国的演化——一项基于图像的初步考察
杨巨平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明弘治正德时期首辅刘健研究
本书力图从社会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与个性倾向两个方面,对明代的政治人物刘健做出全面的研究,具体分析了刘健的家世及早期经历、政治生涯轨迹、政治活动中的人际关系,考察了刘健的著述及其思想意识,并对其做出历史的评价。历史37.1万字 - 会员
望东方:从古希腊到1800年的西方中国报告(下卷)
本书叙述了在16-18世纪的中欧贸易中,以丝绸、茶叶、瓷器为代表的大量中国商品来到欧洲,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教士和旅行家们关于中国的报道,学者们的推波助澜,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热情,在生活中流行的中国趣味和追逐中国商品的时尚,形成广泛的“中国风”,影响到欧洲社会的多个领域,对欧洲人的审美情趣、工艺美术、绘画艺术、园林艺术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历史17.2万字 - 会员
公羊学思想史研究
本书是从经学思想的角度展开对公羊学的研究,通过《公羊传》以及历代最有影响的公羊学家的思想研究,展现公羊学思想从先秦到晚清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公羊学思想的核心价值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挖掘公羊学中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资源。本书以公羊学家的个案研究为支点,以公羊学思想发展的考察梳理为主线,同时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因素以及社会思潮的影响,揭示公羊学思想变迁的脉络和时代特点,分析它们的承继与发展。历史33.2万字 - 会员
两宋国家与地方社会研究
本书论题涉及“唐宋社会变革”假说的反思与区域视域下的“历史中国”、宋朝的乡村精英与社会控制、官治与民治视域下宋朝村民的日常生活、男性书写取向的宋朝女性对儒家纲常理念的墨守与突破、区域史取径下的宋朝东南“地方社会”、乡胥在赋役征派过程中的表现等,所收书评类文字,是作者近年“精读一部书”计划下教导模式的一项探索。本书在整体史观下思考“历史中国”视域下的“区域”与“中国”,瞩目问题意识、视野、文献、架构历史55.9万字 - 会员
自由主义传统的书写者:杰克·克鲁亚克
《自由主义传统的书写者:杰克·克鲁亚克》以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杰克·克鲁亚克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成长经历,梳理其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探讨自发式写作风格的特征和价值。同时,在中西文化视域的背景下分析克鲁亚克认知、接受禅宗思想,将禅宗文化与天主教思想有机结合,表达一个天主教徒对话禅宗思想面临的心理冲突和身份认同。本论著总结克鲁亚克对美国文学文化发展的贡献,探讨其对自由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历史17.1万字 - 会员
王锺翰史学研究
王锺翰先生(1913—2007年)是中国现代著名清史、满族史专家,该书对王锺翰学术道路、史学成就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揭示了其治史风格既植根于中国传统史学,又受到近现代史学思想与方法的熏陶;既有时代特点,又富有个人特色。该书不仅是对王锺翰个体的研究,更可以通过个案进一步探视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的脉络与规律。历史24.4万字 - 会员
黎虎文集·第七卷:中古经济史论
《黎虎文集》共十二卷,各卷情况如下:第一卷《黎虎文集:汉唐外交制度史·上》;第二卷《黎虎文集:汉唐外交制度史·下》;第三卷《黎虎文集:汉代外交体制研究·上册》;第四卷《黎虎文集:汉代外交体制研究·下册》;第五卷《黎虎文集: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第六卷《黎虎文集:中国古代“吏民”问题研究》;第七卷《黎虎文集:中古经济史论》;第八卷《黎虎文集:先秦秦汉史论》;第九卷《黎虎文集:魏晋南北朝史论》;第历史32.8万字 - 会员
政治与思想语境中的宋代《尚书》学
本书聚焦宋代《尚书》学,运用语境重建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专题的形式,通过考察经典阐释中基于时政判断的理想图景和行动指向,揭示《尚书》学之于两宋变法、中兴、灾异论和理学等重大政治思想、实践主题的回应和贡献,以期历史地理解经典阐释的成因与意义,丰富关于传统中国经学的认识,并尝试从《尚书》学的视角,探索政治行为背后的思想逻辑。历史20.3万字 - 会员
光荣与黑暗:塞西尔·罗得斯殖民事业研究
在南部非洲近现代史上,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活跃于南非的英国资本家兼政客塞西尔·罗得斯是一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历史人物。本书立足于演讲稿、书信、档案、传记等原始资料,以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塞西尔·罗得斯在南部非洲的殖民历程及其对南部非洲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态产生的诸般影响、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究。历史1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