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木老元乡和摆榔乡的调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产业扶贫相关理论梳理

(一)扶贫相关理论

扶贫有广义及狭义之分,狭义的扶贫通常指政府和社会通过某些措施,增加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穷人的就业机会,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其可支配收入,以达到缓解贫困的目的。广义的扶贫是指使用包括生产性和分配性的措施,直接或间接增加所有穷人的收入。广义的扶贫包括狭义的扶贫和通过各种福利政策或制度增加穷人的可支配收入两个方面。[1]

产业通常是指一个经济体中,有效运用资金和劳动力从事生产(不论是生产物品还是提供服务)的各种行业。简言之,产业就是某种具有同一属性而组合到一起的经济生产单位集合,更加强调集合的概念。而产业扶贫则是一种建立在产业发展和扶植基础上的扶贫开发政策方法,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指导,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发展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地区,使其能够自给自足。产业扶贫是一种长期的、动态的、可持续的扶贫过程与手段,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项基本方法。

经济学关于贫困与扶贫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刘易斯模型

刘易斯认为,反贫困的关键是资本。他指出:资本的应用只能达到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现行工资的程度,资本越多,就可以将更多的劳动者从自给农业部门吸收到城市工业中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就得以发展。

2.哈罗德-多玛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玛认为:储蓄率就是投资率或资本积累率。对于资金严重缺乏、投资十分短缺的贫困国家或地区来说,要想尽快脱贫,必须重视积累与投资;积累系数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水平、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水平、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质的总和。

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虑两种恶性循环,一是在供给方面,会形成“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二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会形成“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贫困恶性循环。[2]供给和需求方面的这两种循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停滞,长期陷入贫困的境地。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摆脱贫困,就必须促进资本形成。由于本国资本不足,因此必须造就需求以吸引外来资本的进入。

4.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模式

纳克斯认为,必须从市场问题入手,寻找打破“收入低—需求不足—投资低—资本形成少—收入低”的恶性循环的途径。他认为单个投资决策不能解决问题,应在各个部门同时投资,实现均衡发展,才能打破恶性循环,消除市场瓶颈,创造需求和扩大市场。

5.舒尔茨的扶贫模式

舒尔茨提出要改造传统农业: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政府须承担起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的责任;发展教育,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取消大农场,推广家庭农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有足够的人力投资,才有足够的人才,有足够的人才就能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没有一定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也不能发挥最大效能。

6.农业产业化理论

戴维斯和戈德伯格提出:农业再生产中的产供销三方面有机结合的经营形式,确立了农工商一体化的地位,并且明确其包含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的全部环节。布莱米亚认为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运销结构及农业生产运销组织和管理制度是实现农业一体化的必要条件。德国经济学家克拉德提出,农业一体化的实质是一种以垂直一体化为交易安排的农业生产与运销的交易制度。

结合我国对农业产业化的探索与实践,可以将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立发展的基本营运机制,是多元参与者主体自愿结合的经济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