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的熏陶
1935年上半年,顾诵芬被接至上海万宜坊,在叔叔顾廷凤家里住了约半年。
这是当时上海法租界精心设计的高档住宅区。
顾廷凤因膝下无子女,对聪慧机灵的侄子顾诵芬偏爱有加,也注重对他进行培养教育。
5岁的顾诵芬住在叔叔家里的时候,姑父黄槱培经常开着车来看他。顾诵芬的姑姑顾廷慧,字智文,嫁给了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黄炎培的堂弟黄槱培。
尽管姑姑早逝,姑父黄槱培却一直关心着顾诵芬的成长进步。
姑父对顾诵芬的影响也很大。
顾廷龙多次对顾诵芬说:“我们家族里真正称得上是工程师的,就是你姑父。”
顾诵芬记得,当年,姑父自己有一辆车,是英国奥斯汀,车很小,他总是跟着两个表妹,挤在姑父的车后座。晚上,姑父带着三个孩子去看夜景,顾诵芬印象很深。
在这个俊才云集的家族亲友队伍中,年幼的顾诵芬受到了传统国学和外来科学技术知识的渗透和影响。
姑父黄槱培对他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工程技术上,更重要的是其高尚的人品和爱国主义精神。
顾诵芬的大表姐黄夙,2010年11月撰写了文章《怀念父亲黄槱培》。
她这样写道:
“我父亲崇尚科学,面对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他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国外先进技术运用到兴办民族工业上,研制国产机械设备,为实现‘工业科技救国’的抱负做着不懈努力……
“父亲的爱国情怀还表现在,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1932年1月28日,淞沪战争爆发,父亲积极奔走呼号,动员市民为抗日将士募捐。他还发动全厂职工,并会同胡厥文先生的新民铁工厂,为前线制造了一批手榴弹、迫击炮引信等前线急需的军需物资。他还带领全家老小制作棉背心和装米的米袋,8岁的我将炒米装入米袋的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还为十九路军架设电网,与蔡廷锴将军面谈,了解前线战况和需求,并赶往有关部门,洽谈前线装甲车、防毒面具等军需品的配备事宜。抗日将士为了答谢父亲,特赠他一块铜制的敌人炮弹底座留作纪念。父亲请其兄黄炎培为其题词,伯父欣然为父亲题了‘铁花何斑斑,中有战士血’。父亲将伯父的手迹亲自镌刻在炮弹底座上,以缅怀那些为国牺牲的抗日将士。‘八一三’日寇入侵上海时,我母亲将炮弹底座埋在家门前的冬青树下,等抗战胜利,家人将其取出时,炮弹底座因受腐蚀,字迹已经模糊了。现在此物已捐献国家,陈列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内。”
年幼的顾诵芬多次听父亲、表姐等亲人讲到姑父黄槱培一桩桩一件件救国救民的爱国事迹,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每每回忆起姑父,顾诵芬的言语中总是流露出钦佩,饱含着敬重。他多次动情地说:“姑父很爱国,‘一·二八’的时候,给十九路军送东西,他自己开车去取。‘八一三’以后,他又把他们的厂搬到了重庆……”
在姑父家里,顾诵芬的爱国之情经历了一个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然后深化内心的过程。
在优秀的长辈们的影响下,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顾诵芬的人生追求和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紧相系。
顾诵芬在叔叔这里住的时间不长。
1935年8月,顾廷龙将全家接到北平,搬到海淀区的成府蒋家胡同,住进族兄顾颉刚的住宅。
1935年8月,在北平成府蒋家胡同寓所。左起:顾自珍(顾颉刚次女)、潘承圭、顾颉刚夫人、顾颉刚、顾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