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金融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法兰克福交易所的诞生

交易所作为最高形态的市场组织,最明显的特点是一群特定的交易者定期聚会。这类聚会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固定的交易场所;第二,定期的交易时间;第三,特定的参与人群;第四,标准化的或者可替换的金融产品。[28]16世纪末,德意志地区的汉堡、科隆、纽伦堡、法兰克福等城市的集市已经基本满足交易所的前三个特点,即特定商人定期在固定地点聚会。法兰克福如何完成从集市到交易所的跳跃?诞生之初的交易所在多大程度上与现代交易所类似?

交易所诞生的标志

在现代,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寻找一个时间点或事件,以作为某个交易所诞生的标志。布鲁日交易所以15世纪初交易所大楼的建设时间作为成立时间。法国图卢兹交易所将得到国王批准的时间作为诞生的日期。1549年7月,图卢兹交易所由法国国王批准设立。1553年2月,科隆市政府允许商人在市政厅前聚会并开展商品和金融交易,因此这一年也被确定为科隆交易所成立的年份。汉堡与布鲁日一样,也以最早的交易所大楼建设日期作为交易所成立日期,这一年是1558年。英国第一家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于1565年获得英国女王支持而建成,因此1565年可以作为交易所成立时间。但皇家交易所并不是现代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起源,后者可以追溯到17世纪晚期的乔纳森咖啡馆。

那么,法兰克福交易所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呢?在现代文献中,法兰克福交易所存在多个诞生时间点,毕竟从集市到交易所的演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代,人们可以依据不同的理由选择不同的事件作为交易所诞生的标志。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官方认可的时间是1585年。这一年,法兰克福形成了最初的交易所组织形式,即大商人自发组成的“大商人团体”,并且这个团体受到了市政府的认可。这一年,法兰克福大商人向市政府提议,编制并公布官方的钱币兑换价格表。他们并不是为了谋利,而是为了“推动法兰克福商贸活动和提高居民福祉”。大商人团体公布的钱币兑换价格表也受到市政府的认可,成为官方价格表。商人自发组织、市政府认可和钱币兑换价格表公布成为法兰克福交易所诞生的标志。

商人和政府的合作

早在1567年,法兰克福就存在关于商人在集市期间定期聚会的记录。但是,将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建立年份定在1585年,是因为那一年84位大商人向法兰克福市政府提交了确定各主要钱币之间兑换价格的申请。随后,法兰克福市政府颁布法令,批准大商人的申请。

84位大商人联名上书的请求内容如下。

如大家所知,多年以来法兰克福集市一直存在钱币价格混乱从而影响支付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尽管市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但市场还是随处可见欺诈现象,部分商人强迫买家接受一个比通常情况下更高的钱币兑换价格。相对而言,那些诚实的商人却在贸易过程中蒙受损失。这种类似钱币高利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诚实经商的商业美德,各行业都难以容忍。为了重塑正常的交易行为,商人们需要团结一致对抗钱币高利贷,特别要对抗那些不开展贸易而纯粹投机钱币的商业行为。像不久之前纽伦堡和奥格斯堡的商人那样,我们全面比较了各类主要钱币的价值。我们请求市政府确认商人们经过比较和协商之后编制的钱币兑换价格表。对于那些没有纳入价格表的其他钱币,希望市政府谨慎确认钱币价格的升贴水。参照目前市场信息,我们协商确定的钱币兑换价格如下:

匈牙利和西班牙1杜卡特兑换28.5巴岑[29]

萨尔茨堡和普法尔茨1杜卡特兑换28巴岑

葡萄牙1十字杜卡特兑换26.5巴岑

1瑞士地区的1太阳克朗兑换25.5巴岑

1皮斯特克朗兑换24.5巴岑

莱茵地区的1皮斯特兑换24巴岑

1莱茵古尔登金币、1金里亚尔和1菲律宾塔勒分别可以兑换20.5巴岑

1帝国塔勒兑换18.5巴岑

1荷兰盾金币兑换16巴岑

任何商人都应该在进行汇票交易、商品交易以及其他支付时采取上述钱币的固定兑换价格。

故此,我们请求市政府确认上述钱币的兑换价格,并支持我们的行动,阻止其他商人要求比此表更高的价格,惩罚那些拒绝履行或延迟履行合约的商人,让商贸支付都参考此钱币兑换价格。这样,市政府将解决商人们的主要焦虑和难题,也将推动法兰克福商贸活动和提高居民福祉。

1585年9月9日,法兰克福市政府颁布法令,“支持商人们比较钱币兑换价格的行为,并惩罚那些试图扰乱钱币兑换关系的商人”。市政府将大商人团体协商确定的钱币兑换价格作为集市的官方兑换价格,并授权大商人团体监督兑换价格的执行。对于不执行该兑换价格的集市参与者,市政府将强制执行。这个法令是有据可查的关于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较早记录[30],因此,法令颁布的年份也就成为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成立[31]的年份。

为什么1585年9月法兰克福市政府颁布的法令成为法兰克福交易所成立的证明[32]?因为该法令不仅是有据可查的第一个涉及法兰克福交易所的法令,还规定了交易所结算价格、交易所管理机构以及监管机构。市政府授权大商人团体监督钱币兑换价格的执行,即赋予大商人团体市场组织者的身份及交易所的管理权限。大商人团体成为法兰克福交易所最初的管理组织。另外,集市或者说早期的交易所存在明确的监管机构,即法兰克福市政府。1585年,法兰克福最初的交易所管理机构和最初的监管机构之间的一次互动成为现代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运作的起源。这次互动的特点是市场发起提议,监管机构确认并颁布法令,然后形成交易所的第一个公共产品,即官方钱币兑换价格表。

市政府认可商人们协商确定的钱币兑换关系,使得钱币兑换价格表由官方背书,并强制市场参与者使用。从此之后,每次法兰克福商人聚会时,商人们都会比较、协商和讨论钱币兑换关系,然后制定、公布钱币兑换价格表。通过确定钱币兑换关系,法兰克福成为世界上很早就公布钱币兑换关系(外汇汇率)的城市之一。每年,在春季和秋季集市期间,法兰克福都会制定和公布官方价格表。因此,官方价格表的公布成为法兰克福交易所诞生的标志。不过,当时法兰克福还没有建立正式的交易所机构,甚至没有交易所这个名称。但是,官方价格表属于法兰克福为市场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为市场提供透明的价格信息也是现代交易所的重要职能。也是基于这个原因,现代的德意志交易所将1585年作为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年份。

那么,哪些大商人参加交易所聚会呢?早期的交易所聚会,估计只有二十几位大商人经常参加,他们大部分来自安特卫普。[33]16世纪末,大约150位大商人参加交易所聚会,[34]只有十几位商人来自法兰克福。1620年,参加交易所聚会的大商人数量减少到60多位。一般而言,小商人没有机会参加交易所聚会,因此他们要一直努力争取参加。另一个群体是犹太商人,他们不仅做些小额贸易活动,还经常作为经纪人参与汇票交易。随着犹太商人的汇票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他们越来越关注交易所聚会,但他们没法参加。大商人的聚会地点位于法兰克福市中心罗马贝格广场狮子石院子前。[35]天气不好时,商人们就聚集在狮子石院子的屋檐下。犹太商人不能参加这个聚会,而只能聚集在罗马贝格广场对面的商姆斯塔格广场。

钱币兑换价格表

既然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诞生的标志是钱币兑换价格表的公布,我们自然也要了解一下德意志各王国当时的钱币情况。法兰克福当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该帝国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一个“徒有国家之名”,实际由数百个更小的王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主教国、教会领地组成的多国集团,相当于一个成员松散的政治联盟。钱币的铸造与主权相连。尽管帝国皇帝拥有更大的权力,但帝国的钱币铸造权分散在各个王国内。[36]1566年,马克西米利安二世颁布钱币法令,规定按照萨克森的钱币标准铸造塔勒并在德意志地区中部使用。为了区别此后形形色色的塔勒,这个时期的塔勒也被称为帝国塔勒。[37]

钱币兑换价格需要一个计量标准,商人们选择巴岑作为记账货币。巴岑原本是瑞士伯尔尼地区使用的货币。据称,伯尔尼人使用钱币背面的熊命名他们的货币。1巴岑的价值相当于4十字币,也相当于16芬尼。后期德国的1马克等于240芬尼,而1塔勒等于360芬尼,相当于1马克等于60巴岑,而1塔勒等于90巴岑。商人之所以选择巴岑作为各地钱币的度量基础,据称是因为巴岑是钱币磨损贬值之后常用的称呼,而商人们协商确定钱币兑换价格就是为了解决钱币磨损带来的交易困难问题。

巴岑作为一种真实货币已经不在市场中流通,而成为一种虚拟的记账货币。法兰克福使用巴岑作为基准货币,对其他真实货币进行定价,这样能够避免真实货币两两兑换所带来的繁多的兑换价格。当时,记账货币被多个金融中心采用,用于解决真实货币磨损所带来的问题。阿姆斯特丹和汉堡不仅将记账货币用于计量,还将其用于存贷款计价。其作为银行的记账货币,优点是各类真实货币都可以与其方便地兑换,并且相对于真实货币两两兑换,与记账货币兑换可以降低兑换成本。法国金融历史文献也记录了诸多实际流通货币与虚拟的记账货币截然分开的例子。[38]

官方发布钱币兑换价格表成为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诞生的标志。大商人们之所以自发组织起来,并制定统一的钱币兑换价格,主要是为了解决各类货币兑换产生的问题。为了获得市政府认可,大商人团体不仅自发公布统一的兑换价格,还进一步寻求法兰克福市政府的确认,使这个兑换价格带有公法性质,从而强制法兰克福集市的其他商人执行。这样,大商人团体自发组织和市政府确认成为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诞生的标志,也是德意志金融之路的特点。

外来金融人才的作用

纵观16世纪法兰克福的人口结构,大约一半的法兰克福居民并不拥有完整的市民权。这些没有政治权利的居民大部分是来自低地国家的政治难民和犹太人。正是这些人推动法兰克福集市从买卖手工艺品的小型贸易集市向交易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和批发集市转变,进而吸引欧洲各路资本,最后形成交易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也与从安特卫普移民过来的商人有关,这些商人把他们在安特卫普的业务带到法兰克福,最终促使法兰克福从贸易中心向金融中心转变。[39]16世纪末,法兰克福有1.8万名左右的居民,其中约3 000人为来自安特卫普的政治难民和犹太人。安特卫普陷落之前有24万名居民,而17世纪初的阿姆斯特丹居住着约10万人。[40]法兰克福仍然是一个较小的城市。16世纪末,低地国家爆发独立战争,并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场战争间接促成了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诞生。

1555—1598年,哈布斯堡家族菲利普二世统治着西班牙、西西里、米兰、弗兰德和卢森堡等地。1555年,德意志各领主在奥格斯堡签订条约,规定领主可以决定封地内人民的信仰,从而使基督教分裂成天主教和新教。低地国家人民选择新教的加尔文宗,因反抗信仰天主教的国王菲利普二世而遭到国王的打压。1568年,低地国家贵族奥兰治的威廉多次到访法兰克福,得到法兰克福商人和市民的支持,包括精神层面和金钱的支持。他们支持荷兰的政治领袖为了自由而反抗西班牙的统治。

1581年,荷兰地区宣布独立,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荷兰独立战争给当时欧洲主要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安特卫普带来沉重打击。经过多次封锁和洗劫之后,安特卫普丧失了欧洲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商人们纷纷逃离这个城市。大多数商人前往阿姆斯特丹,促使阿姆斯特丹继承了安特卫普的地位,成为欧洲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也有一部分安特卫普商人前往德意志地区的商业城市,包括科隆和法兰克福。科隆不像法兰克福一样欢迎外来商人。法兰克福给予这类商人政治难民身份,并且允许他们在法兰克福居住和经商。这些商人不仅带来了资本,也带来了商业经验和遍布欧洲的贸易网络。这些来自安特卫普的商人直接促使法兰克福发展出交易所和金融市场。

法兰克福市政府的宽容态度本身也是贸易和经济发展的产物。14世纪之后,那些从集市中获得财富的商人逐渐在法兰克福市政府获得主导权。这些商人了解贸易对法兰克福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推动种种旨在促进贸易的举措,包括为法兰克福的外来商人提供保护以及减免税收,从而促进市政府、商人和集市之间的良性循环。[41]

早期金融交易,包括汇票交易、钱币兑换和贷款必须符合当地的商业习惯,而不存在国家层面的金融监管。争议通过集市法庭处理,法庭也经常请商人出具报告或说明来支持判决。

开放和包容的法兰克福市政府带给这个城市的最大的财富是各类外来人才,其中犹太人和来自安特卫普的政治难民最为引人注目,这两类人对法兰克福证券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12世纪,犹太人开始在法兰克福定居。1241年,法兰克福有200多个犹太人。17世纪初期,法兰克福的犹太人约有2 700人,并形成犹太人社区,与基督徒社区相对。中世纪的犹太人是皇帝的仆人,1348年之前一直受到皇帝的保护,只是犹太人必须向皇帝交一种特殊的税。此后,皇帝把这种保护权转移给法兰克福市政府。1363年之后,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共同生活受城市一项特别法律规定的约束。犹太人不能参与基督徒的各类手工业协会。由于宗教的原因,基督徒没法从事贷款等收取利息的商业活动,客观上给犹太人创造了商业机会。当然犹太人当时也没有太多其他选择。罗斯柴尔德家族早期就是钱币兑换商。犹太人逐渐熟练掌握了钱币兑换和贷款等金融业务,这对于法兰克福成为金融中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犹太人的聚集区也逐渐成为各种商业贸易活动的聚集地。

当然,这些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法兰克福的商业氛围和包容心态多次调和了不同阶层市民的矛盾。1612—1616年,法兰克福爆发了针对犹太人的社会动乱和迫害,甚至不少犹太人被谋杀,因为犹太人独特的宗教信仰,更火上浇油的是犹太人的财富。法兰克福市政府镇压了这些攻击犹太人的激进行业协会和个人。法兰克福市政府经过激烈讨论后达成共识,决定给予犹太人居住权和经营权,但是规定犹太人不能拥有普通市民的政治权利。直到19世纪中叶罗斯柴尔德兄弟等犹太银行家成为欧洲银行业领导者,犹太人才通过艰难的博弈获得这项权利。